-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投入大,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华为确立对外投资战略的主要目的是( )
A.拓展国际市场 | B.发挥品牌效应 | C.提高产品质量 | D.降低生产成本 |
A.市场需求量少 | B.设置贸易壁垒 | C.远离原料产地 | D.电信设施完善 |
A,B 两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止点,两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省级行政区 B 相比较,省级行政区 A 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棉花产地
②拥有廉价劳动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消费市场广阔
【小题2】建设西气东输工程,下列有利于省级行政区 B 的说法是( )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缓解因煤炭运输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压力
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④实现广大农村能源气化的目标,净化生活环境

【小题1】与省级行政区 B 相比较,省级行政区 A 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是( )
①接近棉花产地
②拥有廉价劳动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②缓解因煤炭运输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压力
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④实现广大农村能源气化的目标,净化生活环境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统计,截至2015年7月15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正式通水以来全线供水达10亿立方米,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效益初步彰显。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线路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东线、西线工程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工程难度最大 | B.水质最好 |
C.自流调水 | D.线路最短 |
A.长江武汉段河流通航能力增强 |
B.黄士高原发生洪水的概率增大 |
C.加强对丹江口水库水质、水量的关注 |
D.加剧长江流域的干旱程度 |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该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 860千米。结合区域间部分煤炭调运流量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 )
【小题2】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 )
A.从贵州调入 | B.从东北地区调入 |
C.从新疆调入 | D.从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调入 |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 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富士康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深圳、郑州,试分析其对深圳、郑州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2)说明富士康在上海浦东设立总部而不选择深圳的理由。
材料一:富士康制造了全球约40%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包括组装世界众多品牌的电脑和手机等)。其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万人,其中大陆员工超过100万人。
材料二:下图为富士康的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1)富士康将部分产业转移至深圳、郑州,试分析其对深圳、郑州发展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2)说明富士康在上海浦东设立总部而不选择深圳的理由。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道走向示意图甸答下列闻题。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东到B,B表示的________市。
(2)“西气东输”工程使西部地区的________优势转化成________优势。
(3)西气东输对于B地区的环境效益是________;
西气东输对于A地区的社会效益是________。
(4)设计“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时考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________
(5)除该工程外,国家还应该釆取哪些类似工程或相关措施________。

(1)“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轮南油气田,东到B,B表示的________市。
(2)“西气东输”工程使西部地区的________优势转化成________优势。
(3)西气东输对于B地区的环境效益是________;
西气东输对于A地区的社会效益是________。
(4)设计“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时考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________
A.河流 | B.交通 | C.城市分布 | D.农业类型 |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传统制造业大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产生的影响最可能是( )
A.人口大量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B.东西部经济差距扩大 |
C.东部工业发展停滞不前 |
D.东部环境质量改善 |
世界某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下图为该国位置及调水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 )
A.西部冬季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 B.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自流 |
C.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 | D.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 |
A.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 | B.加快东部重工业发展 |
C.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 | D.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 |
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于2015年1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工程起点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魏家峁镇。工程建成后,年送电量约400亿千瓦时。下图为蒙西—天津南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A.晋、冀 | B.晋、京 | C.秦、冀 | D.秦、京 |
A.沼气 | B.核能 | C.地热 | D.风能 |
下图是四川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管道线路方案。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小题2】该方案( )

【小题1】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 B.交通运输 | C.城市分布 | D.工业基础 |
A.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
B.运输方式受天气状况制约作用大 |
C.途经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充足 |
D.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潜力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