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和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工程。
(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
(4)西气东输对上海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

(1)四大工程中属于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属于能源调配的是_______工程和_______工程,属于交通设施建设的是_______工程。
(2)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_______工程,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_______工程。
(3)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
(4)西气东输对上海的有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阿拉山口进入中国,成为“西气东输二线”,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南至广州,东达上海,总投资约1420亿元,西段于2009年12月31日16时建成投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我国实行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不包括( )
A.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
B.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导致对能源的需求不均 |
C.实现供给与需求的链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D.管道是流体的最佳运输方式 |
①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国际能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②满足北疆地区对天然气的巨大需求
③促进我国实施节能减排,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两国管线工程对接可以确保中亚地区的能源供应安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下题。
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
A.①⑤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小李在上海某商场购买某品牌服饰,发现标签上的产地不再是“中国制造”,而是“越南制造”、“缅甸制造”,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
A.环境容量 | B.资源供给 | C.工资水平 | D.市场需求 |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A.长江三角洲 | B.重庆、四川 |
C.珠江三角洲 | D.新疆、陕西 |
A.2002—2005年 | B.2005—2008年 |
C.2008—2011年 | D.2011—2014年 |
研发部门的转移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通常可以归纳为三种:技术跟踪型,指某一产业的研发部门因需要及时获取某方面的最新技术而进行的转移;资源利用型,指某一产业的研发部门因需要目标转移地的一类或某些类的资源而进行了转移;生产支撑型,指某一产业的研发部门需要与生产紧密结合而进行的转移。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2010年美国某IT产业研发部门向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的转移属于
【小题2】印度本土IT公司惠普罗承接美国微软等知名企业的外包业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1】2010年美国某IT产业研发部门向印度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的转移属于
A.技术跟踪型 | B.资源利用型 | C.生产支撑型 | D.以上都不是 |
A.先进技术水平 | B.开拓印度市场 | C.劳动力成本 | D.避开贸易壁垒 |
“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 | 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
C.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 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工程输送的资源分别为( )
【小题2】图中①③工程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小题1】①②③工程输送的资源分别为( )
A.电能资源、天然气资源、生物资源 | B.水资源、生物资源、电能资源 |
C.电能资源、水资源、天然气资源 | D.天然气资源、水资源、电能资源 |
A.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 B.水土流失、大气污染 |
C.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 | D.土壤盐碱化、大气污染 |
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产生的不利影响是( )
A.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
B.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 |
C.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D.对管道途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