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根据左图图示规律,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是哪一阶段的产业( )
A.ab | B.cd | C.ad | D.bd |

(1)图中A、B(B1、B2、B3)表示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_______ 工程和_______ 工程。
(2)A工程主线西起 _______ (地形区)的轮南,东至_______ (城市)。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社会和经济因素主要是(______)
A.风沙危害严重 | B.农业基础薄弱 | C.水资源短缺 | D.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
西气东输是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建设对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提高新疆及沿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推进沿线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西气东输线路的中段,折向北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状况 | B.加快晋、陕两省的能源外运 |
C.途经陕甘宁气区,增加气源 | D.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
C.木材短缺的问题 | D.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②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保护植被,改善环境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印度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印度河流域上游地区支流众多,西部支流水量明显多于东部。为保障东部灌区用水,巴基斯坦修建了规模巨大的西水东调工程,利用向下游缓倾的地形条件,按不同高程布置3条引水线路、8条相互沟通的联鲒渠道,把印度河平原北部的干支流互相连通起来。但因排灌系统规划不完善.出现渗漏等问题。下图示意印度河流域及西水东调工程。

(1)从农业发展角度分析“西水东调”工程的可行性。
(2)说明“西水东调”工程修建多条联结渠道的主要目的。
(3)推测“西水东调”工程调水后可能对灌区带来的负面影响。
北水南调工程是将松花江流域的部分水量调往辽河,以补充辽河中、下游及吉林省沿调水线地区用水的工程规划。下图是该区域北水南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调水工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调水沿线途经四类干湿地区 |
B.调水沿线的主要地形是平原 |
C.松花江哈尔滨段径流季节变化将变小 |
D.合理规划确保北水南调工程全年调水 |
A.增加西辽河年径流总量,增加水电站发电量 |
B.改善该区域水运条件,有利于汛期排洪减灾 |
C.缓解沿线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
D.增加沿线地区生态用水,减少土壤盐碱化发生几率 |
A.利用粤北地区的科技力量 | B.利用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
C.接近原材料和燃料基地 | D.促进当地畜牧业大规模发展 |

【小题1】“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 B.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 D.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
A.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
C.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
D.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
2014年12月28日17时许,西气东输三线(简称西三线)东段九龙江水下钻爆隧道顺利贯通。至此,经过管道建设者27个月的艰苦奋斗,西三线东段54座隧道全部贯通。西三线东段工程西起江西吉安,东至福建福州,线路全长817千米,设计输气量1 50亿立方米。这也是西气东输工程第一次入闽。下图示意西气东输三线东段工程路线。
结合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西气东输三线工程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市场狭小 | B.地形复杂 |
C.科技落后 | D.劳动力不足 |
①缓解福建省能源紧张
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可有效减轻环境压力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小题1】对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勘探、开发资金短缺问题
②西部人口少,工农业相对落后,天然气的市场需求量有限
③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远不能满足大批量油气产田生产和外运的需要
④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
⑤中西部地区地形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⑤ |
A.有利于缓解电荒,为工业生产提供足够的能源 |
B.利用丰富的能源,推动耗能工业扩大生产规模 |
C.改变农村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 |
D.促使地方能源结构气化,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
广东省顺德市凭借家电产业规模庞大、名牌云集、配套完善的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基地,是“中国家电之都”、“中国燃气具之都”。近年,顺德家电产业不断向安徽部分城市转移。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图中箭头代表的可能是
A.资金和能源 | B.政策和资源 |
C.能源和人才 | D.资金和技术 |
A.接近廉价劳动力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
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 |
C.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
D.接近高等院校,获得技术支持 |
A.环境质量下降 | B.生态恶化加重 |
C.就业机会减少 | D.资源消耗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