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小题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A.煤炭、天然气、水电 |
B.石油、天然气、煤炭 |
C.天然气、煤炭、水电 |
D.煤炭、石油、天然气 |
A.地形类型 | B.城市分布 |
C.河流状况 | D.交通线路 |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下午,长1 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水源地为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库区山多水多,水质优良,耕地面积狭小,人口众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将会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城市发展、工业生产、航运、水质以及生态环境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材料二 为保证南水北调的顺利进行,未来考虑从三峡向丹江口水库调水。据最新研究,在奉节、巫山等地发育有岩溶形成的大型古滑坡,而且滑坡还在不断增加。
材料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把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原因。
(2)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
(3)对于未来从三峡地区引水到丹江口水库,有人赞成,也有人反对。你支持哪一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小题1】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
B.常发生凌汛 |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
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
①地质条件复杂 ②台风灾害频繁 ③人口外迁量大 ④跨越河流多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政府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近年来,我国商用、微型车市场竞争激烈,整车出口也屡屡受阻。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但汽车工业较为薄弱,当地汽车消费市场长期以来被日本品牌的汽车垄断。
2014年2月,我国某汽车企业(K企业)宣布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勿加西县投资建立商用、微型车整车生产基地、该基地拥有四大制造工艺、质量检测系统、采用全球高标准、顶尖设备,保证产品的制造品质;形成了集整车设计与组装、部分核心零部件和配套零部件生产为一体,并配套有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等其他设施的集群式汽车产业基地,以提升产品在当地的竞争力,尽快抢占当地市场。该基地的核心员工全部来自国内,其他员工在当地聘用;产品主要销往当地和东南亚市场。2017年7月11日,该汽车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将具备年产12万辆整车的能力;当天,印度尼西亚副总统亲自参加投产仪式,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
(2)简述当地从我国K企业建立汽车整车生产基地中获得的社会经济效应。

(1)利用本地资源,江苏省可发展的工业有______、______。
(2)目前,苏北地区承接苏南转移的产业主要属于______导向型,苏北地区承接这类产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
(3) 近几年来,江苏棉花生产萎缩,而蔬菜、花卉等迅速发展,其变化的原因主要 ______。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①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地势南高北低,可全线自流
④水源优质,没有任何污染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①汉水上游地区来水量小
②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用水量大
③河道泥沙淤积,需及时开挖
④华北地区降水较多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小题1】图中最有可能代表产业和技术的数字是
A.① | B.② | C.⑤ | D.⑥ |
A.河北、天津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 B.缩小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 |
C.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发展 | D.优化北京的城市职能和环境 |
产业梯度系数表示某地区某一产业在整个区域中所处的位置。产业梯度系数越大,产业优势越明显。下表为云南省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近年来云南省承接的主要产业与之吻合。
读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云南省大力承接产业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第一产业产值下降 |
B.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
C.城市化水平提高 |
D.减缓环境污染 |
A.加大烟草业比重 |
B.积极发展冶金工业 |
C.承接梯度系数较高的产业 |
D.大力发展旅游业 |

【小题1】影响西气东输主干管线走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 B.城市分布 | C.资源状况 | D.人口数量 |
A.能积极推动新疆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
B.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其能源紧张状况 |
C.该管线东西跨距大,沿线各自然带大致呈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D.可有效改善我国东部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
A.新疆“煤制气”运输成本低 | B.“煤制气”生产成本低,储量大 |
C.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储量有限 | D.提高新疆煤炭资源转化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