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现已成为上海市蔬菜生产基地。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未来崇明将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2)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郊农业特点等方面,分析崇明成为上海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3)根据表中数据,从产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两方面,说明崇明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说明崇明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合理性。

【小题1】鲁尔区位于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①美化环境 ②保持生物多样性 ③旅游观光 ④涵养水源 ⑤改善航运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①②④ | D.③④⑤ |
我国南方沿湖或河网低湿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垛状高田。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垛田镇一些地方就是典型的“垛田”,或方或圆或宽或窄或高或低或长或短,形态各异且大小不等(如图)。据资料记载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垛一般都很高,有2-5米高。在20世纪60年代后,垛田又变矮了。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农民在修建垛田时改造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 B.水分 | C.土壤 | D.地形 |
A.田块面积狭小 | B.排洪受阻 | C.土壤肥力下降 | D.灌溉不便 |
A.为了扩大垛田面积 | B.方便村落之间的交通 |
C.便于实施机械化生产 | D.气候变干,水域缩小 |
吉林省珲春市(见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

(1)该市其他地区聚落很少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国家已批准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
(2)据图文信息,对该市发展进出口贸易的条件予以评价。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
(3)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材料一:位于吉林西部松嫩平原上的白城市湖沼遍地,但水质盐碱度高。湖沼地区芦苇丛生,这里是水鸟的家园。人们种田放牧,常年开采利用地下水。通过白城人民数十年的辛勤耕耘,原来的低洼易涝地、盐碱地、弃耕地得到了很好的改良治理。如今,该地发展水稻种植,将满是“白疙瘩”的草原湿地开垦成了大片田地。
材料二:白城是以发展汽车配件、纺织、造纸、农产品加工和能源为主的市域中心城市。
材料三:白城市区域简图。

(1)近年来白城出现干旱,试分析原因。
(2)简述白城水稻品质优良的原因。
(3)近几年白城湖沼湿地不断萎缩,试分析人为原因。若趋势不变,分析鸟类会受到的影响。
(4)试述白城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材料一:中亚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在中亚参与投资兴建了多条油气管道,在霍尔果斯口岸与我国境内管道相接。管道开通前,中国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主要依靠海运。
(1)说明油气管线的建成对中亚地区产生的积极影响。材料三:阿姆、锡尔河流域是著名的农业区,人口及城市密度大。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河流及湖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2)简述人类无节制的用水,给图中湖区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小题1】《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主要分布在图示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劳动力丰富,利于核电站建设运行 |
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
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
D.海运便利,便于原料输入 |
A.重金属 | B.冷却水 |
C.粉尘、废渣 | D.放射性物质 |


【小题1】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 B.水分 | C.坡度 | D.温度 |
①蓄水保墒(土壤水分)②提高昼夜温差③增加降水④避免病虫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 B.冰雪融水量减少 |
C.人们大量引用河流水灌溉 | D.人们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蓄水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表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 水田 | 旱地 | 林地 | 草地 | 园地 | 城镇 | 陆地水域 | 滩涂 | 未利用地 |
1991 | 48.08 | 14.47 | 18.72 | 0.34 | 0.21 | 9.65 | 7.96 | 0.35 | 0.22 |
2008 | 41.87 | 9.89 | 17.27 | 0.04 | 0.03 | 23.91 | 6.35 | 0.63 | 0.01 |

阐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地理特征,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小题1】该国沼泽广布的原因有
①排水不畅 ②植被涵养水源作用强 ③降水丰富 ④气候变暖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农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 | B.宇航工业、玩具制造业 |
C.微电子工业、造船业 | D.生物医药工业、机械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