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华北地区地形图和京津冀地区一体规划图

(1)简述太行山的气候特征;说出太行山东侧自然带的分布和原因。
材料二:2015年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周年。京津冀地区城际交通一体化;2014年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在产业上北京以外迁为标志,与河北、天津签署了科技、市场等多项区域的合作协议。
(2)分析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规划对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湿地,有草甸、芦苇等众多的动植物分布。河流纵横交错,是“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
(3)现在有人提出要对芦苇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加工,请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述大规模开发芦苇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1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多生长在近海滩涂、低河漫滩草层植被的优势种群,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华北平原的白洋淀等地区。芦苇茎秆坚韧,纤维含量高,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行业,近年来还可用于生物制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区,20世纪70年代,该地苇场每年大约需要劳动力3万人,90年代末外来雇工人数达5万人。2004年前后芦苇收割开始普遍使用割灌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芦苇已成为该地重要的栽培经济作物。

(1)简析图示地区成为世界面积最大芦苇荡的自然原因。
(2)说明芦苇近几年才成为该地栽培经济作物的原因。(4分
(3)简述该地大力发展芦苇种植的意义。
(4)收割后的芦苇塘会在春节前后放火“炼塘”来提高产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当前题号:2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达里诺尔湖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湖面海拔1226米,该湖泊水生生物很少,但该湖盛产一种鱼叫华子鱼。这种鱼喜栖息于流动的水中,静水中较为少见,所产卵只能在淡水中存活,因此每年春季华子鱼逆流而上进入河流产卵。在洄游途中,每天会被燕鸥和天鹅等鸟类会吞掉几万斤。

(1)推断达里诺尔湖是淡水湖还是盐水湖,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达里诺尔湖华子鱼集中分布的位置并分析原因?
(3)分析该湖泊水产养殖业发展缓慢的自然原因?
(4)关于本地区渔业的发展有以下两种观点。请你任选一种说明理由。
观点一:促进渔业产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观点儿:限制渔业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
当前题号:3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为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玛瑞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岸边的沼泽面积广阔……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当地一家公司拟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后因面临较多问题而暂时放弃。

(1)分析图示地区植物繁茂的自然原因。
(2)分析内格罗河沿岸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
(3)简要说明该地区植被破坏对当地河流带来的不利影响。
(4)简要说明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面临的问题。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图中山脉、高原雪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越高,雪线越高
B. 纬度越高,雪线越高
C. 海拔是横断山脉与帕米尔高原雪线差异的主因
D. 降水是帕米尔高原与内华达山脉雪线差异的主因
【小题2】帕米尔高原上的布伦库勒湖高山环绕,水草丰美,该湖泊湿地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 发展航运 B. 旅游观光
C. 调蓄洪水 D. 维持生物多样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华北地区地形图和京津冀地区一体规划图

(1)简述太行山的气候特征;说出太行山东侧自然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分布和原因。
材料二:2015年2月26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1周年。京津冀地区城际交通一体化;2014年京津冀区域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在产业上北京以外迁为标志,与河北、天津签署了科技、市场等多项区域的合作协议。
(2)分析京津冀地区一体化规划对该地区工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湿地,有草甸、芦苇等众多的动植物分布。河流纵横交错,是“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之一。
(3)现在有人提出要对芦苇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加工,请你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述大规模开发芦苇对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或河流入海口,有“海底森林”“海岸卫士”的美誉,生态价值巨大。淤泥沉积的海岸和海湾,或河流出口处的冲积盐土或含盐沙壤土,适于红树林生长。红树林植物往往从枝干上长出众多树根,盘根错节,扎入泥滩里。左图所示区域沿海有大面积的红树林分布,近年来破坏严重。右图为红树林根系图片。


(1)分析该地沿海适宜红树林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红树林根系形态形成的原因。
(3)简述红树林巨大的生态价值。
(4)简述当地为保护红树林可以采取的措施。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某内流湖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据资料显示该湖泊面积的变化造成了该区域气候、生物、土壤、水文、地貌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B.截留注入湖泊的河水灌溉
C.不合理采矿导致湖水渗漏D.大面积围湖造田
【小题2】湖泊面积的变化对该区域带来的可能影响
A.生物多样性增多B.地下水位升高C.降水量增多D.风沙天气增多
【小题3】材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差异性B.整体性C.区域性D.可变异性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位于哈萨克与乌兹别克交界的咸海曾为世界第4大湖,面积6.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英格兰大,但过去50年来水量已减少90%。2010年4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巡视过咸海后,形容是“最震撼的环境灾难之一”,呼吁中亚各国领导人合作解决问题。
材料2:卫星图像显示咸海面积不断萎缩。

材料3: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起,每年都要发生几十次的“白风暴”(因沙尘中含有大量盐尘)使咸海附近的环境“白色荒漠化”,导致了不可逆转的生态灾难。
(1)分析咸海面积缩小、水量急剧减少的自然和人为原因___________。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咸海面积萎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
(3)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9 | 题型:填空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