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辽宁以及吉林三省拥有耕地面积约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6%。
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1)说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2)简述A地区沼泽广布的白然原因。
(3)分析B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材料一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辽宁以及吉林三省拥有耕地面积约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6%。
材料二 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1)说明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2)简述A地区沼泽广布的白然原因。
(3)分析B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下图是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建设基地有利的区位自然条件是( )。
A、地势平坦 B、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
C、土壤肥沃 D、灌溉条件好
(2)A区域为我国东北的 平原,A区域的耕作制度为 ,A、①两区域的耕作制度 (相同或不同)。
(3)图中A区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文明的“北大荒”,‘北大仓’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北大荒”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垦荒,这说明 。
(5)东北拥有“中国总装备部”的荣耀,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振兴东北经济是根据区域条件走特色之路,简述东北具备的有利区位因素 。

(1)图中①地是我国主要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建设基地有利的区位自然条件是( )。
A、地势平坦 B、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
C、土壤肥沃 D、灌溉条件好
(2)A区域为我国东北的 平原,A区域的耕作制度为 ,A、①两区域的耕作制度 (相同或不同)。
(3)图中A区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4)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文明的“北大荒”,‘北大仓’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北大荒”可垦荒地面积虽然很大,但国家已决定停止垦荒,这说明 。
(5)东北拥有“中国总装备部”的荣耀,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振兴东北经济是根据区域条件走特色之路,简述东北具备的有利区位因素 。
下图为鄱阳湖水域面积遥感监测影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2009年和2011年同期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

【小题1】鄱阳湖平原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粮食单产量低 | B.土地利用以林地力主 |
C.耕地分布破碎 | D.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A.泥沙淤积 | B.围湖造田 | C.长江处于枯水期 | D.降水偏少 |
呼伦湖是中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水域宽广,呼伦湖鱼的种类达到30多种,生长慢。呼伦湖冬捕现在已成为该区域重要的旅游项目。每年的冬捕时间是以冰块厚度决定的,原则上45厘米以上就可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通常在12月初就可以开始冬摘,近些年的冬捕日期已经推迟到了12月末,下图为呼伦湖的地理位置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呼伦湖中鱼类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近些年呼伦湖冬捕日期由12月初推迟到12月末,是因为

【小题1】呼伦湖中鱼类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水温较低 | B.水质较差 |
C.活动空间较小 | D.光照不足 |
A.人工成本上升 | B.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 |
C.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 D.保护渔业资源的需要 |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河北省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大力植树速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共完成造林绿化536万亩,造林面积创历史新高。
材料二:左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图,右下图为天津市常年同期海平面逐月变化图。

(1)据左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2)请说出京津冀生态屏障的生态效益有哪些?
(3)据右上图简述天津市海平面的季节变化特征,并从其中选一时间段推测其原因。
材料一:2017年,河北省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大力植树速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共完成造林绿化536万亩,造林面积创历史新高。
材料二:左下图为京津冀地区图,右下图为天津市常年同期海平面逐月变化图。

(1)据左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
(2)请说出京津冀生态屏障的生态效益有哪些?
(3)据右上图简述天津市海平面的季节变化特征,并从其中选一时间段推测其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和年平均气温变化图。

(1)甲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 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有 ▲ 。
(2)针对乙地黑土流失,肥力下降,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有 ▲ 。
(3)据图可知东北水稻种植区面积向 ▲ 方向 ▲ (扩大或缩小)。试分析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 。
(4)甲、丙、丁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为 ▲ 、 ▲ 、 ▲ 。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和年平均气温变化图。

(1)甲地有我国面积最大的 ▲ 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有 ▲ 。
(2)针对乙地黑土流失,肥力下降,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有 ▲ 。
(3)据图可知东北水稻种植区面积向 ▲ 方向 ▲ (扩大或缩小)。试分析该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 。
(4)甲、丙、丁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为 ▲ 、 ▲ 、 ▲ 。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界河,地广人稀;松花江主要流经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流域内人口、堿镇相对密集,经济相对发达;乌苏里江渔业資源丰富,原生态环境保存较好。
材料二 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
(2)“三江”中航运价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材料一 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界河,地广人稀;松花江主要流经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流域内人口、堿镇相对密集,经济相对发达;乌苏里江渔业資源丰富,原生态环境保存较好。
材料二 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
(2)“三江”中航运价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读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限制该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
【小题2】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小题1】限制该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的最大生态问题是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 B.土地盐渍化和低洼易涝 |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 D.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
A.①地开挖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业 |
B.②地修建水平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②地发展立体农业 |
D.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