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湿地及其功能
- 洞庭湖区湿地的保护
- 三江平原湿地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

(1)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
(2)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西辽河流域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材料一 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 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

(1)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
(2)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材料一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A)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种值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 。
(2)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原因。
(3)你对东北地区停止开垦湿地持什么看法?说出你的理由。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
材料一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A)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种值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 。
(2)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原因。
(3)你对东北地区停止开垦湿地持什么看法?说出你的理由。
下图为中亚部分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L湖面积萎缩的原因无关的是( )
【小题2】R1河中下游地区可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最主要条件是( )

【小题1】与L湖面积萎缩的原因无关的是( )
A.围湖造田 | B.引河水灌溉 |
C.全球变暖 | D.气候变干 |
A.土壤肥沃 | B.灌溉水源充足 |
C.地形平坦 | D.气候干旱 |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丰年虾广泛分布于陆地上的盐田或盐湖中,以藻类为食,营养价值极高。丰年虾的最佳生长环境为:温度25℃~30℃,盐度30‰~50‰,pH值7.5~8.5;水中含氧量越高越有利于其生长,尤其是入湖河口附近含氧量更高。伊朗西北部高原山区的乌尔米耶湖属于内陆盐湖(见下图),丰年虾资源十分丰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

(1)分析乌尔米耶湖丰年虾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2)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乌尔米耶湖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的原因。
材料 丰年虾广泛分布于陆地上的盐田或盐湖中,以藻类为食,营养价值极高。丰年虾的最佳生长环境为:温度25℃~30℃,盐度30‰~50‰,pH值7.5~8.5;水中含氧量越高越有利于其生长,尤其是入湖河口附近含氧量更高。伊朗西北部高原山区的乌尔米耶湖属于内陆盐湖(见下图),丰年虾资源十分丰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

(1)分析乌尔米耶湖丰年虾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2)说明20世纪80年代后乌尔米耶湖丰年虾产业规模不断缩小的原因。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示意图。

东北平原主要由三江平原、 平原、 平原组成。
三江平原是由 、 、 (填河流名称)冲积形成的。这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春小麦/冬小麦)。
(3)近年来,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4)在三江平原上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濒危水禽是 。
(5)湿地对气候的调节主要体现在 、 。

东北平原主要由三江平原、 平原、 平原组成。
三江平原是由 、 、 (填河流名称)冲积形成的。这里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春小麦/冬小麦)。
(3)近年来,三江平原的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4)在三江平原上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濒危水禽是 。
(5)湿地对气候的调节主要体现在 、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库曼斯坦是世界著名棉花生产国。卡拉库姆运河位于土库曼斯坦南部,是世界最大的灌溉及通航运河之一,全长1450公里,东起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山区,引来阿姆河上游的水,向西穿过卡拉库姆沙漠的南部。运河修通后,不仅解决了沿河居民的生活用水,还可灌溉60多万公顷耕地和牧场。下图为“土库曼斯坦及附近区域图”。

(1)简述土库曼斯坦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土库曼斯坦铁路线主要沿河分布的原因。
(3) 简述修建卡拉库姆运河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 推断该地湖泊萎缩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并简述缓解湖泊面积缩小的措施。
土库曼斯坦是世界著名棉花生产国。卡拉库姆运河位于土库曼斯坦南部,是世界最大的灌溉及通航运河之一,全长1450公里,东起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山区,引来阿姆河上游的水,向西穿过卡拉库姆沙漠的南部。运河修通后,不仅解决了沿河居民的生活用水,还可灌溉60多万公顷耕地和牧场。下图为“土库曼斯坦及附近区域图”。

(1)简述土库曼斯坦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土库曼斯坦铁路线主要沿河分布的原因。
(3) 简述修建卡拉库姆运河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 推断该地湖泊萎缩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并简述缓解湖泊面积缩小的措施。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湖泊及周围生态农业经济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农业经济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单项选择)
(2)将三个生态农业经济区域与其经济发展方向用直线连接。
I区域 水产业为主
Ⅱ区域 种植业为主
Ⅲ区域 立体农业
(3)说出Ⅲ区域实施退田还湖(湿地)的环境效益。(至少回答两点)

(1)该农业经济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单项选择)
A.地形 | B.气候 | C.行政区 | D.人口密度 |
I区域 水产业为主
Ⅱ区域 种植业为主
Ⅲ区域 立体农业
(3)说出Ⅲ区域实施退田还湖(湿地)的环境效益。(至少回答两点)
通过科学家多年探索,地处非洲北部内陆的F国终于在沙漠成水湖中养鱼成功,使鲜鱼摆脱“奢侈”标签而进入普通家庭的餐桌研究过程中发现,鱼苗直接投入湖泊养殖则套当天死亡,而将鱼苗投入室内装满湖水的鱼缸中养殖则能正常生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F国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的关键举措是
【小题2】与滨海鱼类养殖相比,沙漠咸水湖鱼类养殖的优势在于
【小题1】F国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的关键举措是
A.降低湖水盐度 | B.投放大量饵料 | C.增加湖泊水量 | D.调节湖水温度 |
A.污染少 | B.热量足 | C.水域广 | D.品种多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乌拉盖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在下游形成了大片湿地。近年来随着乌拉盖河流域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大型化工企业的建设,下游地区湿地正在逐渐消失。苔麸是一种一年生谷类粮草兼用作物,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品质好、营养价值高,但产量低。如图为乌拉盖河流域图。

(1)描述乌拉盖河流域的地形特点。
(2)简述乌拉盖河下游湿地减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近年来乌拉盖河流域广泛种植苔麸,试分析其原因。
乌拉盖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在下游形成了大片湿地。近年来随着乌拉盖河流域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大型化工企业的建设,下游地区湿地正在逐渐消失。苔麸是一种一年生谷类粮草兼用作物,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品质好、营养价值高,但产量低。如图为乌拉盖河流域图。

(1)描述乌拉盖河流域的地形特点。
(2)简述乌拉盖河下游湿地减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3)近年来乌拉盖河流域广泛种植苔麸,试分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湿地,位于巴拉圭盆地(见下图),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总面积达242 000 km2,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

材料二 咖啡种植需均匀的降雨和排水通畅的土地,理想的气温是15~25 ℃,全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 mm,同时降雨时间要能配合咖啡树的开花周期,理想的海拔为500~2 000 m。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1)分析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的原因。
(3)分析“咖啡王国”巴西咖啡生产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材料一 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湿地,位于巴拉圭盆地(见下图),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总面积达242 000 km2,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

材料二 咖啡种植需均匀的降雨和排水通畅的土地,理想的气温是15~25 ℃,全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 mm,同时降雨时间要能配合咖啡树的开花周期,理想的海拔为500~2 000 m。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1)分析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的原因。
(3)分析“咖啡王国”巴西咖啡生产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