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题目。

【小题1】图中所标出的三道堤坝,其主要作用是 (   )
A.蓄水发电B.水产养殖C.拦泥蓄水D.修桥筑路
【小题2】为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该地区计划发展林果业。适宜在该地区种植的果品是(  )
A.柑橘B.芒果、荔枝C.苹果、大枣D.椰枣、香蕉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因素是( )
①夏季多暴雨②黄土土质疏松③植被覆盖率低④全年降水丰沛⑤本区地壳常年大面积的升降运动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⑤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读下图,回答下题。

图示过程将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B.水土流失C.冻土融化D.土壤污染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混凝土谷坊”是山区沟道内拦截泥沙的小坝。该工程广泛分布的地区是   (  )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流域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黄土高原北部地区,是黄河中游区最大的流域。年降水量在300~550mm,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流域内农牧经营方式多有变化,无定河流量大小和清浊也变化无常,故有无定河之名。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无定河径流量下降趋势明显,给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左图为无定河流域水系结构示意图,右图为1933~2012 年无定河径流变化示意图。

(1)分析无定河水质清浊不定的自然原因。
(2)分析无定河干流南北两侧地形的差异并简述理由。
(3)分析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无定河流域径流量减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重要原因
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了当地的自然灾害
D.黄土高原土地开发利用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处生态环境脆弱,主要是因为该处地处 (两种农业)过渡地带的位置,图中B处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2)B处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是:
地形方面   土壤方面
气候方面   植被方面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产输比是指流域内产沙模数与河流出口水文站控制区输沙模数之比,产沙模数等于区内年均产沙量除以该控制区面积,输沙模数是水文断面实测输沙量除以水文控制区面积,下图为林草梯田覆盖率变化对流域产输比的影响图,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黄土丘陵区与砾质丘陵区产输比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地形D.植被
【小题2】有关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砾质丘陵区输沙量大于黄土丘陵区
B.林草梯田覆盖率越高产沙量越大
C.产输比越大水土保持效果越
D.产输比越小输沙量越小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森林破坏B.②—土地荒漠化
C.③—湿地减少D.④—水土流失
【小题2】图示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正确的是(  )
A.①—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林还草
B.②—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C.③—封沙育草,涵养水源,保护野生动物
D.④—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为该河干流沿线的三个地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B.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C.地形以平原为主D.地势起伏较大
【小题2】该流域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
A.甲地区河水泛滥严重B.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
C.丙地区水上流失严重D.全流域河流水污染严重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