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
【小题2】在图示地区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①③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短花针茅是我国荒漠草原的主要建群植物之一,属优等牧草。其生长特性是从内向外分蘖,逐步向外扩大占据空间,株丛中央部位被枯死枝叶占据,随着分蘖的进行和放牧压力的增大,短花针茅出现了“分丛”现象。因此其丛幅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出草原的一些变化。

读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典型荒漠草原景观分布地区的是
A.新疆B.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C.柴达木盆地D.内蒙古东部地区
【小题2】图中信息反映出荒漠草原荒漠化明显的表现是
A.短花针茅的小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B.短花针茅的大丛丛幅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C.短花针茅的丛幅越来越大
D.短花针茅的中丛丛幅所占比例保持稳定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小题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是我国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的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


(1)说出图中科尔沁草原变化所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并简述其危害。
(2)分析导致科尔沁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
(3)提出合理利用与保护草原的措施。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在科尔沁草原,沙丘普遍有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土壤。清朝时期,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草原,使荒漠化土地面积扩大。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历史时期的三层土壤表明科尔沁草原曾有三次
A.沙地固定时期B.气候温暖时期
C.地壳上升时期D.地壳下降时期
【小题2】清朝时期科尔沁草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垦殖D.过度用水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属于我国丘陵山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故称为“红色荒漠”。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过度放牧B.开山取石
C.滥伐森林D.环境污染
【小题2】上述情况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  )
A.使环境更不稳定,更易引发自然灾害B.产生新的环境,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
C.使环境更稳定,更不易引发自然灾害D.使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可以点沙成“土”的植物性纤维黏合剂,只要在沙中加入这种黏合剂和水,沙子就能紧紧聚集在一起,这样形成的“土壤”可以种植沙生植物和农作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技术将来最适合大规模应用于我国的
A.塔克拉玛干原生沙漠
B.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导致的沙地
C.宁夏平原次生盐渍化地区
D.云贵地区的石质荒漠化地区
【小题2】运用该项技术治理沙漠过程中,最大的限制因素
A.水资源B.气温C.风力D.黏合剂成本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科尔沁草原,曾经水草丰美,但一段时间却变成荒漠化严重的沙地(下图“科尔沁沙地位置示意图”)。从1997年开始,科尔沁人因地制宜,防沙用沙,目前已初步扭转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开始走向“沙绿民富”的道路。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科尔沁沙地走“沙绿民富”的道路给我们的启示,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区经济建设必须以生态建设为前提
B.树立新的发展观,由“掠夺性开发”转向“可持续性开发”
C.实行退耕还草,封沙育草,更大力度发展畜牧业
D.发展乔、灌、草、药相配合,农牧副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
【小题2】科尔沁沙地曾经“沙进人退”,荒漠化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生态环境脆弱 ②气候异常 ③大规模人口迁入开发    ④不合理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________区。
(2)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为了保护包兰铁路,该地区建了草方格沙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沙障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丘
C.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
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4)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