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我国内蒙古某风蚀坑及坑边沙丘等高线分布。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示风蚀坑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积沙区沙粒大小分布是
【小题3】下列有效防止该风蚀坑扩大的措施中,最有可能的是

【小题1】有关图示风蚀坑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东高西低 | B.向东爬坡最难 | C.周围坡度均匀 | D.东侧侵蚀严重 |
A.西部最大 | B.东部最大 | C.北部最大 | D.分布均匀 |
A.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 B.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 |
C.在东侧沙丘处用草方格固沙 | D.进行人工降雨,增加沙坑湿度 |
读图回答问题:

(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
(2)近年来A周边地区_______(季节)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其气候原因是:_______。
(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人为原因是_______。
(2)近年来A周边地区_______(季节)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其气候原因是:_______。
(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2018年11月,一条微信刷了屏:毛乌素沙漠快要成“森林”啦!在中国的沙漠中,毛乌素沙漠是降雨最多的,夏季暴雨次数则占到了全年总次数的80%以上。
下图是毛乌素沙漠位置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当地夏季多暴雨的原因最可能是( )
【小题2】毛乌素沙漠变“森林”的主要工程措施,可能是( )
下图是毛乌素沙漠位置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当地夏季多暴雨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地形陡峻 | B.冷锋影响 | C.河流经过 | D.海拔较高 |
A.大力植树造林 | B.实施生态移民 | C.设置草方格沙障 | D.跨流域调水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小题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华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任答2项即可)
(3)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4)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贺兰山是我国生态荒漠化治理保护的前沿阵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黄河、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并波及西北、华北及其他地区。经过10多年封山育林,贺兰山已成为一道生态屏障。

(1)图中Q、R两地的荒漠化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任答2项即可)
(3)分析两地荒漠化出现差异的原因。
(4)为了保护铁路,人们在R地铺设了草方格沙障,分析铺设草方格沙障所起的作用。
黄河上游自宁夏到内蒙古托克托先后流经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流程大约1000公里(如下图所示)。由于沙漠的快速推进,黄河在该河段含沙量急剧升高。
【小题1】受盛行风影响,流沙可能大量进入黄河的沙源地是
A.河东沙地 | B.乌兰布和沙漠 | C.库布齐沙漠 | D.河套平原 |
A.黄河流经 | B.位于非季风区 | C.山脉阻挡 | D.黄土覆盖 |
读西北地区主要自然资源潜在价值(统计数未包括宁夏、陕西)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
【小题2】该地区土地资源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有( )

【小题1】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
A.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 B.植被稀疏、摩擦力小 |
C.区域间气压差异大 | D.距离夏季风源地近 |
A.坡地开垦导致水蚀严重 | B.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
C.农业结构调整导致湿地萎缩 | D.不合理工程建设导致石质荒漠化 |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显示的环境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小题2】为了缓解表中反映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小题1】表中显示的环境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大力发展畜牧业 |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下图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调查发现,图示区域的古长城损毁严重,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小题2】下列说法属于图示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的是( )
①资源贫乏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水资源短缺
④交通落后
⑤劳动力短缺
【小题3】在延安地区经济发展中,针对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适宜的治理措施是( )

【小题1】调查发现,图示区域的古长城损毁严重,其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强 | B.流水侵蚀作用强 |
C.地震频繁导致破坏 | D.农民耕作活动的破坏 |
①资源贫乏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水资源短缺
④交通落后
⑤劳动力短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④⑤ |
A.加强人工草场建设 | B.建设防护林体系 |
C.小流域综合治理 | D.利用“鱼塘—台田”模式发展农业 |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将引起的主要后果是 、 。
(2)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
(3)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1)图中A地区农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该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如果土地利用不当将引起的主要后果是 、 。
(2)据测算,黄河在B处径流量比C处减少30%左右,原因是什么?
(3)土地荒漠化是制约当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试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