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荒漠化
- 荒漠化的危害
- 荒漠化及其类型与分布
- 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欲大规模发展风电,其风力发电厂应选择在
【小题2】丁地沙漠面积广大,其成因主要是

【小题1】该国欲大规模发展风电,其风力发电厂应选择在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过度开垦 | B.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
C.降水少 | D.过度放牧 |
撒哈拉沙漠南缘的国家正联手打造一条横穿非洲大陆的绿化带,计划总长度为7100千米,宽15千米。下图为“撒哈拉沙漠南缘绿化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绿化带以南、以北地区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绿化带要求树木种植的密度比较大、旱季不落叶,主要原因是

【小题1】绿化带以南、以北地区地理环境叙述正确的是
A.以南地区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B.以北地区为温带荒漠气候 |
C.以南地区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 D.以北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 B.可提供充足的木材 |
C.可有效抵御风沙 | D.阻挡南部沙漠北移 |
2012年7月18日~22日,央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报道团队,向全世界播报了赛伦盖蒂大草原的百万角马向肯尼亚大迁徙的情景。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非洲生态退化程度分布图及东非高原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上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降水分布图

(1)图中马拉河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________;丙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是________;形成P区域水平自然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其分布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说出图中角马大迁徙路线的大致方向,并简述理由。
(3)试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P区域生态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
(4)简述非洲粮食缺乏的原因。
材料一 非洲生态退化程度分布图及东非高原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上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降水分布图

(1)图中马拉河水源补给类型主要是________;丙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是________;形成P区域水平自然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其分布体现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
(2)说出图中角马大迁徙路线的大致方向,并简述理由。
(3)试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P区域生态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
(4)简述非洲粮食缺乏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石嘴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有“塞上煤城”之称。是宁夏的“工业长子”,也是中国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材料二20世纪50一60年代,宁夏石嘴山只是一个百余人的荒僻小村。该市草场资源、硅石资源(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制造)丰富,近年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和新型冶金、新能源(光伏产业)等产业集群。
材料三下图为宁夏平原简图。

(l)分析贺兰山对宁夏平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2)分析图中密集的灌渠对宁夏平原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石嘴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每年4-5月份,流经宁夏平原的黄河下游河段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简析其形成原因。
材料一宁夏石嘴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有“塞上煤城”之称。是宁夏的“工业长子”,也是中国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材料二20世纪50一60年代,宁夏石嘴山只是一个百余人的荒僻小村。该市草场资源、硅石资源(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制造)丰富,近年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和新型冶金、新能源(光伏产业)等产业集群。
材料三下图为宁夏平原简图。

(l)分析贺兰山对宁夏平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2)分析图中密集的灌渠对宁夏平原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石嘴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每年4-5月份,流经宁夏平原的黄河下游河段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简析其形成原因。
下图是全球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受流水沉积作用影响 |
B.主要分布于中高纬度地区 |
C.主要分布于大陆东岸 |
D.主要分布于降水量较少的地区 |
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种气候类型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是 ;在图甲的A、B、C、D四地中,属于该气候类型的是 地,这种气候在北美地区呈狭长状分布的原因是 。
(2)能正确反映C地气候状况的是甲、乙、丙三种气候类型中的___________;在该气候区内,适宜生长的植物有
A.柑橘、油橄榄 B.栓皮栎、玉米 C.橡胶树、椰枣树 D.葡萄、小麦
(3)A、B、C、D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1)甲、乙、丙三种气候类型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是 ;在图甲的A、B、C、D四地中,属于该气候类型的是 地,这种气候在北美地区呈狭长状分布的原因是 。
(2)能正确反映C地气候状况的是甲、乙、丙三种气候类型中的___________;在该气候区内,适宜生长的植物有
A.柑橘、油橄榄 B.栓皮栎、玉米 C.橡胶树、椰枣树 D.葡萄、小麦
(3)A、B、C、D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尼日利亚示意图、该国城市的明纲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拉各斯人口约1 750万(2010年数据),是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下图为拉各斯人口年龄构成图。

材料三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生产国。近年,尼日利亚与丹麦、美国合作建立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使木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材料四 目前尼日利亚北部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1)说出明纳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2)说出拉各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说明当地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3)简述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简述尼日利亚荒漠化快速发展的人为原因。
材料一 尼日利亚示意图、该国城市的明纲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拉各斯人口约1 750万(2010年数据),是尼日利亚第一大城市。下图为拉各斯人口年龄构成图。

材料三 尼日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木薯生产国。近年,尼日利亚与丹麦、美国合作建立木薯糖浆制造厂、木薯加工中心,生产甜味剂、淀粉、酒精等系列产品。同时,研究开发高产抗病品种;开发市场信息系统,使木薯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材料四 目前尼日利亚北部荒漠化土地以每年35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1)说出明纳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2)说出拉各斯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并说明当地面临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
(3)简述木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条件,并说明木薯生产规模扩大对尼日利亚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4)简述尼日利亚荒漠化快速发展的人为原因。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塔里木盆地简图,右图为图左中某地的卫星影像图。

材料二 2014年以来,大量棉纺织项目在新疆落地生根。2016年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479.7亿元,同比增长50.9%。
(1)塔里木盆地因________、高山环绕,导致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2)左图中城镇主要分布于_______ (地貌)。除地形外,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因素还有 _______ 。
(3)右图中甲处夏季风向常有昼夜周期性变化,其产生原因是绿洲和沙漠的_______差异,甲处晚上最有可能吹 _______ 风。
(4)右图中农田如果过度灌溉,因________ 旺盛,极易产生___________ 问题。
(5)从运输的角度简述新疆发展棉纺织产业的有利条件。
材料一 左图为塔里木盆地简图,右图为图左中某地的卫星影像图。

材料二 2014年以来,大量棉纺织项目在新疆落地生根。2016年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固定资产投资479.7亿元,同比增长50.9%。
(1)塔里木盆地因________、高山环绕,导致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2)左图中城镇主要分布于_______ (地貌)。除地形外,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因素还有 _______ 。
(3)右图中甲处夏季风向常有昼夜周期性变化,其产生原因是绿洲和沙漠的_______差异,甲处晚上最有可能吹 _______ 风。
(4)右图中农田如果过度灌溉,因________ 旺盛,极易产生___________ 问题。
(5)从运输的角度简述新疆发展棉纺织产业的有利条件。
下图为“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小题2】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呈扩大趋势,其主要原因有

【小题1】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有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沙漠气候 |
C.温带大陆性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A.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 B.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
C.乱垦滥伐,破坏植被 | D.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艾比湖流域所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该湖泊的湖水性质。
(2)推测该区域此次洪水的形成原因。
(3)分析阿拉山口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4)沙泉子、黑山头一带铁路常被风沙掩埋,分析近年来该处沙源增多的原因。
图甲为新疆局部地区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2018年3月中的,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部分玉米田庄稼幼苗受损。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湖泊面积急剧萎缩,大片湖区干涸。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北疆铁路途经湖泊的西侧,在西北阿拉山口与中亚对接。图乙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明艾比湖流域所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该湖泊的湖水性质。
(2)推测该区域此次洪水的形成原因。
(3)分析阿拉山口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4)沙泉子、黑山头一带铁路常被风沙掩埋,分析近年来该处沙源增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