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湖泊枯水季节的“露滩”和“晒滩”利于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我国甲湖流域历史上水旱灾害频发,且部分地区含磷地层广泛出露。1962年湖口水闸建成后,湖中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下降。1980年以来,甲湖富营养化严重,蓝藻水华频发。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湖西部蓝藻多于东部,形成此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西部水量大
B.湖泊西部河流和城市多
C.湖泊西部水温高
D.湖泊东部有出水口,水体更新快
【小题2】在农业社会时期,甲湖蓝藻易发生在(  )
A.丰水年份夏季B.枯水年份冬季
C.丰水年份冬季D.枯水年份夏季
【小题3】半个多世纪以来甲湖水生植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全球气候变暖B.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
C.水质恶化D.湖口水闸建设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万平方千米,1月份均温为-16.4 ℃,7月均温为21.9 ℃。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

年份

耕地

林地

草地

城乡工矿用地

沼泽地和滩地

其他

1954

15.91%

38.18%

9.13%

0.43%

32.74%

3.61%

2005

51.17%

31.63%

3.86%

1.94%

8.81%

2.59%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少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2】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较低B.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C.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原因是 (  )
①围湖造田    ②水土流失    ③人口迁出    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土地沙化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
①湿地减少  ②降水减少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其下游的扎龙湿地,是丹顸鹤等鸟类繁殖和栖息地。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扎龙湿地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是
A.全年降水多,河流水量大B.下游河道消失,河水漫溢而成
C.冬季寒冷漫长,冻土广布D.植被覆盖率高,利于涵养水源
【小题2】近年来,图中湿地水域盐度增加的原因是
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
②太阳高度角增大,蒸发增强,水体盐度增加
③地表水渗漏,水域缩小,盐度增加
④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不同月份洞庭湖面积变化示意图,洞庭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B.泥沙沉积C.入湖水量D.结冰和融冰
【小题2】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洞庭湖湖底地势中部比南部和北部高B.1月份洞庭湖的流域面积比8月份小
C.洞庭湖1月份湖水净化能力比8月份强D.洞庭湖1月份湖水含沙量比8月份大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延庆县西北部,距北京市区约70千米,是北京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首个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

下图为景区导游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野鸭湖湿地公园 (  )
A.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B.能消除中心城区的热岛效应
C.具有改善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效益D.游客多来自外省市
【小题2】该景区 (  )
A.内部采用的交通方式有利于环保
B.应修建深入湿地的栈道以方便游客近距离观鸟
C.规划设计的定位突出北京古都文化特色
D.有明显的核心保护区、缓冲区、游览区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中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为了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2016年1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


材料三:下表为1975~2014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点位:km2)。

年份

1975

1985

1995

2002

2007

2014

水域

面积

3950

3840

3840

4050

4189

4492

 

 
(1)图中①、②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运输的资源分别是
(2)中部地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积极的影响有哪些?
(3)说出21世纪以来鄱阳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并简述这种变化对湿地生态功能的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7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2017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我们的未来”。位于准噶尔盆地西部的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由大型咸水湖及周围盐沼和草甸组成。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近30年来因农业垦荒截水,玛纳斯河完全断流,湖区大多已变成干涸的盐地和盐漠。下图为玛纳斯河流域局部示意图。


简述玛纳斯湿地形成的原因。分析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对流域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当前题号:8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华社2018年3月12日消息通过综合治理,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岱海湖萎缩趋势放缓,湖面面积从2016年前的年缩减3.9平方公里降低到2平方公里,水位下降速度由2015年的0. 61米下降为0.3米,高锰酸钾、氨氮等部分水质主要指标也有好转。

推测内蒙古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并简述岱海湖面积萎缩给局部气候带来的影响。
当前题号:9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三角洲向海洋推进的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一般趋势是(  )
A.滩涂→盐荒地→旱地B.盐荒地→滩涂→旱地
C.旱地→盐荒地→滩涂D.林草地→旱地→滩涂
【小题2】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B.
C.D.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