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湖面海拔3 196 m。下面左图为“青海湖流域略图”,下表为“环青海湖区域1977—2010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情况(单位:km2)”。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977—2000年,该地加剧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C.酸雨 | D.土地盐碱化 |
A.围湖造田 | B.全球变暖 | C.草地面积扩大 | D.城镇建设加快 |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湖泊之一,长江与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关注,2003年之后三峡工程开始调度运行,又增加了人为因素的影响。随着长江上游地区的开发和整治,三峡库区来沙量急剧减少,三峡下游的长江河道侵蚀加剧,这深刻改变了长江和鄱阳湖的“江湖关系”,甚至导致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连创新低,湖区面积缩减。
针对上述现象,江西省拟在鄱阳湖入江通道最窄处建设开放式全闸水利枢纽工程(下图):工程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改善供水、灌溉、生态环境、渔业、航运、血吸虫病防治等条件,保护水资源,恢复和科学调整江湖关系等综合性工程。工程建设基本理念:建闸不建坝;调枯不控洪;拦水不发电;建管不调度;江湖两利、动态调控。

鄱阳湖近20年来水文特征的变化
统计年段 | 年平均 水位/m | 年最低 水位/m | 枯水出 现时间 | 枯水结 束时间 |
1991—2000 | 14.19 | 10.07 | 11月4日 | 3月18日 |
2001—2010 | 13.12 | 9.02 | 10月25日 | 4月26日 |
(1)说明三峡库区来沙量减少与鄱阳湖枯水期延长的关系。
(2)简析2000年以来鄱阳湖枯水期的变化对该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
(3)推测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闸门开闭的时间安排并说明理由。
(4)与三峡等一般水库大坝相比,指出拟建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优点。
材料一 银川平原虽气候干旱,但因黄河贯穿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世纪80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近年来,宁夏提出疏浚、恢复湖泊湿地,重塑“塞上湖城”的构想。
材料二 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

(1)根据图文信息,推断银川平原众多湖泊湿地的形成条件。
(2)分析20世纪80年代银川平原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
(3)宁夏疏浚、恢复湖泊湿地,重塑“塞上湖城”的构想是否可行?阐述理由。
青海湖位于中国青海省内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 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截止2017年2月21日,青 海湖面积从 2001 年以来连续 16 年面积持续变大,达 4583平方公里。下图为青海湖位置示意图。

(1)推测青海湖面积持续16年扩大的原因。
(2)简析青海湖面积的持续增加的影响。
(3)简述青海湖面积的持续增加的生态环境效益。
目前,“阳光海滩”风靡全球,是人们进行日光浴、游泳的理想场所,这种海岸属于( )
A.基岩海岸 | B.砂质海岸 | C.淤泥质海岸 | D.生物海岸 |
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东居延海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泊,于1992年彻底干涸,导致湖区生态恶化,成为沙尘暴的源头之一。为恢复黑河下游生态环境,从2002年开始,黑河流域各水利工程联合起来,在每年的春、秋季定量向下游的东居延海实施生态输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东居延海湿地面积由裸水水面和挺水植物水面两部分组成。挺水植物是指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的植物类型,其常分布于水深0—1.5米的浅水区及潮湿的岸边。下面左图示意2000—2015年东居延海湿地、挺水植物及裸水水面面积逐年变化,右图示意东居延海2004—2015年湿地面积年内变化。

(1)说明干涸的东居延海成为沙尘暴源头的原因。
(2)简述生态输水后,2009年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东居延海湿地面积变化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指出2009年之前东居延海湿地的裸水水面面积与挺水植物面积变化的相关性。判断挺水植物年内最大面积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4)挺水植物是维持湿地功能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简述扩大湿地挺水植物面积的合理措施。


【小题1】该流域
A.各区域面积比例与各区域湿地面积比例呈正相关 |
B.年降雨量600—800m的地区湿地率最高 |
C.干燥度越小流域湿地总面积越大 |
D.干燥度>7的地区沼泽湿地率最高 |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中上游来水量大小 | B.限制河口湿地发育的主要因素是蒸发量 |
C.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使河流湿地大幅扩大 | D.上游兴修水库有利于下游湿地的保护 |
材料一 伊犁河谷拥有大片的湿地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为干旱大澳中的“湿岛”,是新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位于伊犁河上游的天鹅泉湿地公园,有众多温泉分布,每年都有大批的疣鼻天鹅等候鸟在寒冷的冬季来临时,不再飞往南方过冬,而长住在伊犁河畔。
材料二 伊犁河谷位置及地形图

(1)描述伊犁河谷的地形特征。
(2)简述伊犁谷地形成干旱大漠中“湿岛”的条件。
(3)分析疣鼻天鹅长住伊犁河畔的原因。
吉林西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多季节性河流,但却呈现出了湖泡星罗(湖泊众多)、河流蜿蜒的水乡景色。这里曾经非常低洼,包括松辽分水岭在内都是古松辽大湖的一部分,湖底形成了黏重的河湖相沉积。受过度开垦等因素影响,湿地面积不断萎缩。近年来吉林省实施西部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利用松花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洪水资源及灌溉回归水量,对区域内湿地、湖、泡、水库进行补水。

(1)描述松花江松原市河段的水文特征。
(2)分析吉林西部湖泡星罗的原因。
(3)说明实施河湖连通供水工程对该地自然地理环境有利的影响。
人工生态浮岛是人工设计建造、漂浮于水面上、供动植物和微生物繁衍栖息的生态设施,它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主要以塑料泡沫等材料为附着物,其间种植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根系深入水中。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能体现人工生态浮岛生态环境作用的是( )
①为鱼类提供饵料和繁殖场所 ②根系吸附悬浮物质,改善水质
③富集的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④生产农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①浮岛生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②浮岛占据了藻类的部分生存空间
③浮岛微生物吃掉藻类 ④浮岛遮蔽阳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