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湘江与莱茵河,分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和西部。近年来,湖南省提出;“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目标,“长株潭”经济区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下图为湘江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为实现“把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的目标,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毁林开荒 | B.围湖造田 |
C.治理盐碱 | D.发展航运 |
A.制糖业 | B.服务业 | C.种植业 | D.采矿业 |
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 )
【小题2】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 )
【小题3】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 )

【小题1】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 )
A.增加地表径流 | B.降低土地盐碱化 |
C.缓解水土流失 | D.增加水汽输送量 |
A.减少引水杂质 | B.方便引水管自流 |
C.防止泥沙淤积 | D.过滤水中污染物 |
A.东南丘陵 | B.河套平原 |
C.黄土高原 | D.藏北高原 |
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07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小题3】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
地表坡面分散的地表径流称为坡面径流,坡面径流侵蚀力的大小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地形(坡长、坡度和坡形)控制坡面流水冲刷速度和冲刷量。研究坡面径流侵蚀能为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重要决策性的依据。右图表示坡面受雨面积和坡度的关系,下图表示侵蚀强度和坡度的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地形与坡面侵蚀强度的关系表现为( )
A. 同等降雨强度,坡度越大,坡面侵蚀越强 B. 同等降雨强度,坡长越长,坡面侵蚀越强
C. 凹形坡比凸形坡的坡面侵蚀强度要大 D. 坡度大于 65°时,侵蚀随坡度增加而递减
【小题2】植被、土壤在坡面侵蚀的过程中主要作用表现为( )
A. 植被降低坡面径流速度,减弱坡面冲刷 B. 植被增加坡面径流量,增强坡面冲刷
C. 浅薄土层能增强下渗,减弱坡面冲刷 D. 疏松土质吸水性强,坡面侵蚀较弱
【小题3】根据坡面侵蚀的原理,下列措施在控制土壤侵蚀、保持水土中最有效的是( )
A. 改良土壤结构 B. 修建坡面引水工程 C. 增加植被覆盖率 D. 打坝淤地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反映出森林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小题2】若图中地区位于朝鲜半岛北部,则下列叙述较为符合图中特征的是( )

【小题1】该图反映出森林具有的主要作用是( )
A.调节气候 | B.保持水土 | C.减小风速 | D.净化空气 |
A.图中森林四季常绿 | B.图中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
C.图中林地,夏季时地面得到太阳光照弱 | D.图中河流冬季水量丰富 |
天津滨海新区发挥临海优势,采取多种举措,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集中分布在滨海新区北部的四处景观(见上图1),共同反映了当地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
A.船舶制造与维修 | B.海洋文化旅游 |
C.水产养殖与捕捞 | D.远洋货物运输 |
A.保护海岸,净化海水 | B.恢复生态,美化环境 |
C.增加湿地,吸引鸟类 | D.开发滩涂,海水养殖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湖泊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述江苏湖泊的分布特点。
(3)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 、 。
(4)简述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的主要措施。
《江苏省湿地保护规划(2015-2030年)》明确了太湖流域湿地区、长江沿江湿地区、淮河流域湿地区和滨海湿地区的保护任务,到2030年,全省湿地保有量282万公顷以上。下图为江苏省主要湖泊分布示意图。
(2)湖泊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简述江苏湖泊的分布特点。
(3)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 、 。
(4)简述湿地的保护和修复的主要措施。
湿地的正确发展方向,应是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①通过湿地改造,发展谷物种植业
②利用湿地自然条件,建立蔬菜、瓜果基地
③利用湿地水域,合理发展水产业
④利用湿地风貌和动植物资源,发展旅游业
A.②④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在同样的水位线,1954年容积为314亿立方米,1998年容积为170亿立方米。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洞庭湖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A. 减少长江中游枯水期径流量 B. 削减长江下游汛期洪峰流量
C. 增大长江上游洪水期径流量 D. 调节湖区周围局地小气候
【小题2】引起洞庭湖蓄水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入湖泥沙增多 B. 引水灌溉 C. 上游修建水库 D. 围湖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