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区中单位面积湿地比重最大的是(    )
A.长江中下游、东北地区B.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西南地区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无林地区20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调节大气成分B.保持水土
C.净化空气D.涵养水源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针对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正确的利用方式是(   )。
A.变“北大荒”为“北大仓”,建商品粮基地
B.“围湖造田”,发展果蔬、花卉生产...
C.进行大批量“耕海牧渔”,迅速扩大水产养殖面积
D.“退田还湖”,发展旅游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代表的环境问题是(   )
A.寒潮B.酸雨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小题2】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B.经济发达C.降水充沛D.纬度位置和地形
【小题3】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C.退耕还牧D.加强冬季供暖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源地之一。读表及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民勤绿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小题2】导致近50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流域内用水量增加,上游来水减少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列为南亚、东南亚森林面积变化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变化的原因或治理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口的快速增加,持续对种植业的依赖导致毁林开垦
②经济快速增长下的采矿、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等,占据大量林地
③封山育林是恢复森林面积最快的措施
④利用现代科技改良树种是防止森林破坏的有效途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南亚、东南亚区域森林面积这种变化趋势对环境的影响是
A.土壤含水率上升B.地下水储量增加
C.地表径流变化率减小D.生物多样性减少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发展地区),完成下题。

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发展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盆地边缘地区 ②河流上游源头地区
③盆地中央   ④绿洲地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壤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内蒙古、甘、藏、青B.新、内蒙古、藏、青
C.青、藏、内蒙古、新D.新、藏、甘、青
【小题2】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甘肃、河北B.新疆、内蒙古
C.陕西、宁夏D.青海、西藏
【小题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禁止砍伐林木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B.过度放牧C.过度开垦D.水资源利用不当
【小题2】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有
①人口大量外迁,以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②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③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和生物能   
④开发深层地下水,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⑤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积极营造防护林网
⑥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④⑤D.②③⑤⑥
【小题3】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诗经》记载,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就出现了朔方古城。当时,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明末清初之际,这里无节制、无约束的放垦开荒,环境恶化;粗放式的放牧和破坏性的采挖活动让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库布齐草原沙漠化。

材料二:“甘草平移栽培技术”是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治沙经验之一。甘草是一种耐旱的名贵中药材,其根瘤具有固氮作用。平移栽培是将甘草幼苗横着埋在沙地中滋生根孽,形成“躺着长的甘草”。


(1)鄂尔多斯高原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2)据资料分析,库布齐沙漠形成的人为原因。
(3)说明库布齐沙漠甘草平移栽培产生的生态效益。
当前题号:10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