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

(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
(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 。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合理利用该处土地资源的措施是: 。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是
【小题2】AB两地邻近的“荒漠化快的地区”,土地退化的共同原因是
【小题3】图示地区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小题4】大兴安岭附近草原沙化土地出现连片发展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 | 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
C.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 D.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 |
A.过度放牧 | B.过度樵采 | C.不合理的采矿 | D.不合理的用水 |
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
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
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等 |
A.农牧交错带过度垦殖 | B.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 |
C.牧区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 | 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小题3】【小题4】现阶段,图中绿洲退化现象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小题5】【小题6】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小题7】【小题8】防治该区域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小题1】【小题2】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人口增长迅速 | B.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
C.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 D.争取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B.热量充足 | C.水资源丰富 | D.土壤肥沃 |
A.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 B.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
C.营造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 | D.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
沙丘是沙漠地区常见的地貌形态。下图为某沙丘不同年份沙尘堆积层的分布示意图(注:2000年-201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沙丘的成长速度
【小题2】如果图中AB连线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则此地盛行
【小题3】从某年开始,该沙丘由A向B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为
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②全球变暖 ③当地破坏森林植被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小题1】该沙丘的成长速度
A.慢-快 | B.快-慢 |
C.慢-快-慢 | D.匀速 |
A.西北风 | B.东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②全球变暖 ③当地破坏森林植被 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左图为中国局部图。右图为某地区土地退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④四地中传统民居最注重通风和防潮的是
【小题2】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图2可以用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
【小题3】为避免①地土地进一步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小题1】①~④四地中传统民居最注重通风和防潮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 | D.大力植树造林,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
读“我国某区城示意图”(左图)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右图中的草方格沙障
【小题2】左图中的甲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3】石羊河下游地区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小题4】为恢复石羊河下游地区往日的生态,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下游修建平原水库 ④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

【小题1】右图中的草方格沙障
A.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 | B.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
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 | D.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
A.光照强 | B.温差大 | C.土壤肥沃 | D.水源充足 |
A.陡坡修筑梯田 | B.水资源利用不当 | C.工业规模扩大 |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
①上游推广节水灌溉 ②中游建设河流防渗工程 ③下游修建平原水库 ④全流域用水统一管理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迷你沙漠”总体面积偏小,多分布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左图为某日日落时拍摄的新疆巴里坤湖沙漠,右图为河北永定河畔沙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述两地的共同点是
【小题2】面对沙漠不断扩大的趋势

【小题1】上述两地的共同点是
A.沙漠来自水域 | B.为温带荒漠带 | C.风力资源十分丰富 | D.左图风向与右图河流流向一致 |
A.巴里坤湖应该大力植树造林 | B.永定河畔应该退耕还牧 |
C.两区域都应该建立防沙障 | D.丙区域都应该引水保墒 |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基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
【小题2】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发展加剧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3】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是 ( )
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
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小题1】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基本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
A.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 B.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
A.农业灌溉 |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
C.矿产资源开发 | D.气候异常 |
①在农区改善耕作与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②在牧区增加水井数量,保障牧草有充足水源
③在缺水的流沙地区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④ | D.①③④ |
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麦秸、稻草、芦苇等材料,在宁夏中卫县沙坡头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挡风墙,建成了一条宽500~600米,长16千米的带状沙障。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直接侵袭图中铁路的沙漠是( )
【小题2】图示地区( )

【小题1】直接侵袭图中铁路的沙漠是( )
A.塔克拉玛干沙漠 | B.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C.毛乌素沙漠 | D.腾格里沙漠 |
A.冬季盛行东北风 | B.是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段 |
C.沙丘海拔多在100~200米 | D.图中铁路为包兰铁路 |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小题2】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
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②减少人工草场,提高天然草场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④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小题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①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 ②减少人工草场,提高天然草场的比重 ③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④实行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