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下图为我国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该沙区生物治沙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防护林工程能够有效防治荒漠化的的是

【小题1】关于该沙区生物治沙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沙丘形态可以看出该区域盛行东南风 |
B.三图按治沙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是c、a、b |
C.该区域种植的生物根系发达,其作用主要是涵养水源 |
D.该区域可以选育芦苇、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 |
A.“三北”防护林 | B.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 |
C.东南沿海海防林 | D.东部平原绿化工程 |
有关塔里木河及其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塔里木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最终流入青海湖 |
B.塔里木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石油化工基地 |
C.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其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
D.生态恶化日趋严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将无法恢复 |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县境内,地处腾格里沙漠的南缘,南面是滔滔黄河,包兰铁路在这里穿过。为防御流沙对包兰铁路的侵袭,科研人员实施了一种非常有效措施,使该铁路自1958年通车以来一直畅通无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沙坡头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是
【小题2】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小题1】沙坡头流沙治理的主要措施是
A.飞播种草 | B.钻孔深栽 | C.灌溉 | D.设置草方格沙障 |
A.固定沙漠 | B.消减风力 | C.吸收地下水 | D.增加降水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京新高速公路(北京—乌鲁木齐)临白段始于内蒙古临河市,止于内蒙古和甘肃交界处的白疙瘩。临白段穿越数百千米的戈壁无人区和上百千米的移动沙丘,是在无水、无电、无人烟的“三无”环境下建成的我国最高等级的高速公路。它是阿拉善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和“向北开放”战略的重要保障。
防风固沙是京新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先进的环保工程。施工人员专门设计了独特的防风沙袋,沙袋为有鳍沙袋,编织袋边沿都会留出来3厘米的穗子。将装满沙子的沙袋依次摆放到公路两侧,呈“田”字形交叉叠放,形成了一个个1平方米的小方格,连成一片(如图所示)。沙袋采用耐寒耐晒的材质,至少可以保持20年。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沿线局部示意图。

(1)说出建设京新高速临白段面临的生态问题。
(2)说明有鳍沙袋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的作用。
京新高速公路(北京—乌鲁木齐)临白段始于内蒙古临河市,止于内蒙古和甘肃交界处的白疙瘩。临白段穿越数百千米的戈壁无人区和上百千米的移动沙丘,是在无水、无电、无人烟的“三无”环境下建成的我国最高等级的高速公路。它是阿拉善地区融入“一带一路”和“向北开放”战略的重要保障。
防风固沙是京新高速公路建设中最先进的环保工程。施工人员专门设计了独特的防风沙袋,沙袋为有鳍沙袋,编织袋边沿都会留出来3厘米的穗子。将装满沙子的沙袋依次摆放到公路两侧,呈“田”字形交叉叠放,形成了一个个1平方米的小方格,连成一片(如图所示)。沙袋采用耐寒耐晒的材质,至少可以保持20年。下图示意京新高速公路沿线局部示意图。

(1)说出建设京新高速临白段面临的生态问题。
(2)说明有鳍沙袋在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的作用。
读漫画《如此汲水》,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
【小题2】植被对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地区植被不具有的特征是( )

【小题1】图示漫画主要说明( )
A.井越深,水质越好 |
B.水有多深,植被根系就能扎多深 |
C.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
D.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 |
A.发达的根系 | B.肥厚的肉质茎 |
C.厚的角质层 | D.较大的叶面积 |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的盐分随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将新疆南部某河流域1985年土壤普查图与1998、2008年的土地盐渍化分布影像进行叠加和统计,获得了1985—2008年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图。据图完成下题。

造成该流域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造成该流域盐渍化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
A.开垦流域荒地,扩大灌区面积 |
B.全球气候变暖,蒸发、蒸腾减弱 |
C.退耕还草还牧,恢复自然植被 |
D.完善排灌系统,降低地下水位 |
读我国局部气温(℃)、降水量(mm)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小题2】图中甲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为( )

【小题1】据图判断,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北冰洋 | B.太平洋 |
C.印度洋 | D.大西洋 |
A.森林破坏 | B.土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 | D.湿地萎缩 |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图)。建国以来其上游地区修建了许多水库,几乎拦截了全部河水。随着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民勤县地表水骤减,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导致胡杨、沙林等植被大面积死亡。肆虐的风沙,荒废的田园,让民勤人深刻地意识到,“决不能富一阵子,后悔一辈子”。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小题2】民勤绿洲面临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用水
②乱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小题3】综合治理和保护民勤环境的合理措施有

【小题1】民勤县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①水资源短缺
②土地荒漠化
③旱涝灾害
④水土流失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①过度用水
②乱砍滥伐
③过度放牧
④上游拦截河水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
A.放弃全部耕地 | B.合理调水 |
C.加强能源建设 | D.大量开采地下水,解决水资源不足问题 |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2】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小题3】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1】下列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
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
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D.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A.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
B.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
C.迫于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
D.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