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小题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风力侵蚀 | B.流水侵蚀 |
C.冻融作用 | D.盐碱化 |
A.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
B.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
C.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
D.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下图所示的Q地地处宁夏平原,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因北方地区的一条重要的河流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R地地处腾格里沙漠,当地人们为了保护铁路不受沙漠侵袭,设置了一种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1)流经Q地的重要河流的名称是______;经过R地、需要穿越腾格里沙漠的铁路的名称是_____。
(2)列举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
(3)分析贺兰山西侧沙漠地区降水少的原因。
(4)说出人们在R地设置的沙障工程的名称,并分析其作用。
(5)分析Q地大水漫灌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
下图所示的Q地地处宁夏平原,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因北方地区的一条重要的河流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R地地处腾格里沙漠,当地人们为了保护铁路不受沙漠侵袭,设置了一种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1)流经Q地的重要河流的名称是______;经过R地、需要穿越腾格里沙漠的铁路的名称是_____。
(2)列举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
(3)分析贺兰山西侧沙漠地区降水少的原因。
(4)说出人们在R地设置的沙障工程的名称,并分析其作用。
(5)分析Q地大水漫灌给当地带来的环境问题。
草方格沙障是干旱地区治理沙漠化的重要措施。读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回答问题

草方格沙障能有效减轻风沙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草方格沙障能有效减轻风沙的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
A.增大了地表摩擦力,减小风力 |
B.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 |
C.增大了地转偏向力,降低风速 |
D.减小了水平气压梯度力,降低风速 |
巴音乌素镇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草原过渡区,生态环境脆弱。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巴音乌素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小题2】加剧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小题1】巴音乌素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酸雨污染 | B.生物多样性锐减 | C.水土流失 | D.土地荒漠化 |
A.发展旅游 | B.过度放牧 | C.乱砍滥发 | D.气候干旱 |
非洲萨赫勒地区是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具有从典型的热带草原向撒哈拉沙漠过渡的地理特点,年降水量从北向南约为200至600毫米。传统经济以自给性质的游牧业为主,20世纪以来,传统的游牧经济向商品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对粮食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萨赫勒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荒漠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④过度樵采
【小题2】要想根治萨赫勒地区生态恶化、荒漠化加剧的趋势,需要
【小题3】萨赫勒某地推广农作物的休闲轮作制,主要目的在于

【小题1】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是
①过度开垦;②过度放牧;③不合理利用水资源;④过度樵采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增加区域降水 | B.采用草方格沙障 | C.控制人口数量 | D.增加植被覆盖 |
A.削减风力 | B.恢复肥力 | C.增加降水 | D.增加杂草 |
下图为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小题2】②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治理当地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小题1】①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气候干旱 | B.过度樵采 |
C.过度放牧 | D.水资源减少 |
A.退耕还林还草 | B.提高农业种植技术 |
C.建设生态保护区 | D.提高农业灌溉技术 |
结合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1年1月4日,英国《晚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治理沙漠化运动取得历史突破。截止到2010年的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每年减少1 717平方公里,估计中国有53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土地可以得以恢复。
材料二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________(省区),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3)C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至少3点)
材料一 2011年1月4日,英国《晚报》发表文章,称中国的治理沙漠化运动取得历史突破。截止到2010年的5年间,中国的沙漠面积每年减少1 717平方公里,估计中国有53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土地可以得以恢复。
材料二

(1)A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主体位于________(省区),从自然区来看,该山脉以东是________,以西是________。
(2)B地区是内蒙古的科尔沁地区,试分析荒漠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3)C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4)针对该区域的荒漠化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治理?(至少3点)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由于人口压力大,超载放牧,导致草场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5年,科研人员在科尔沁草场进行了放牧实验,主要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场的影响以及草原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
【小题2】针对上述土地利用问题,科尔沁地区恢复生态环境的正确措施有( )
①控制人口
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③发展单一放牧,规定只放一个畜种
④实行轮牧、退牧
⑤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舍饲养畜为游牧
⑥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小题1】有关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映的土地利用问题是草地退化 |
B.土地利用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 |
C.土地利用问题的后果是草原的产草量减少、草质变劣 |
D.草地退化会导致沙化面积扩大 |
①控制人口
②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③发展单一放牧,规定只放一个畜种
④实行轮牧、退牧
⑤建设饲草料基地,改舍饲养畜为游牧
⑥依法加强草原保护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④⑥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克里雅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于田县境内,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2.99毫米,其中4~9月的降水量所占比重较大,6月份降水最多,平均为26.35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839.9毫米,集中在4~9月。
材料二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乔木树种。在塔里木盆地,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被称为沙漠的生命之源。它具有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提供肥沃的土壤等功能。

(1)在图中绘出克里雅河的流向。
(2)简述克里雅河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较重的人为原因。
(3)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该地区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4)试说明应如何保护和恢复胡杨林,防止土地荒漠化。
材料一 克里雅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于田县境内,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2.99毫米,其中4~9月的降水量所占比重较大,6月份降水最多,平均为26.35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839.9毫米,集中在4~9月。
材料二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乔木树种。在塔里木盆地,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仍然被称为沙漠的生命之源。它具有防风固沙、创造适宜的绿洲气候、提供肥沃的土壤等功能。

(1)在图中绘出克里雅河的流向。
(2)简述克里雅河下游地区土地沙漠化较重的人为原因。
(3)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产棉区,该地区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4)试说明应如何保护和恢复胡杨林,防止土地荒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