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
- 人文地理
- 区域地理
-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 荒漠化
-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 区域经济发展
-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选修地理
- 世界地理
- 中国地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之路上的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由古到今,该地区绿洲的空间演变趋势是( )
【小题3】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小题1】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之路上的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
C.灌溉用水增多,沙漠侵吞 |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
A.向河流的下游集中 | B.由山区向平原集中 |
C.范围不断扩大 | D.日益向沙漠边缘退缩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 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体系 |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 D.退耕还林 |
下图为我国某河源头地区不同海拔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源头地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当地人类活动最活跃的地区可能位于( )

【小题1】该河源头地区草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过度放牧 | B.过度农垦 |
C.过度樵采 | D.过度利用水资源 |
A.东坡 | B.南坡 |
C.西坡 | D.北坡 |
读我国某地区城镇和沙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该地区绿洲荒漠化成因无关的是( )
【小题2】图示区域( )
【小题3】该地区治理荒漠化,最大的困难是( )

【小题1】与该地区绿洲荒漠化成因无关的是( )
A.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 B.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
C.干旱少雨,蒸发量大 | D.钢铁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
A.城镇均分布在河流沿岸 | B.城镇多分布在河流下游 |
C.山前冲积扇城镇数目较多 | D.河流全部为季节性河流 |
A.交通不便 | B.多流动性沙丘 |
C.人口稀少 | D.荒漠化面积广 |
阅读材料,读荒漠化形成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造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过度樵采占32.7% ,过度放牧占30.1% ,过度开垦占26.9%,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当占10.3%。

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入上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只能填一次,从上往下)
a.地表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b.湿润地区 c.风力作用为主
(2)荒漠化的实质是 (“水土流失”或“土地退化”),导致荒漠化的不合理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统计,造成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中过度樵采占32.7% ,过度放牧占30.1% ,过度开垦占26.9%,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不当占10.3%。

将下列选项的代号填入上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只能填一次,从上往下)
a.地表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b.湿润地区 c.风力作用为主
(2)荒漠化的实质是 (“水土流失”或“土地退化”),导致荒漠化的不合理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图所反映的地形区是( )
【小题2】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小题3】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b.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
c.有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小题4】属于防治荒漠化的原则是( )

【小题1】该图所反映的地形区是( )
A.准噶尔盆地 | B.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
C.塔里木盆地 | D.四川盆地 |
A.水土流失 | B.土地荒漠化 |
C.土壤次生盐渍化 | D.水资源遭受污染 |
a.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b.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
c.有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a b | B.a c | C.b d | D.c d |
A.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的土地 | B.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
C.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 | D.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破坏 |
海南岛西部沿海盛行东北风,风季漫长。经过漫长的时期,海南岛西部形成了狭长的沙漠化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区以人工栽种木麻黄为防治沙漠化的主要手段,但近年来防护林因经济开发频遭人为破坏,沙漠化加剧。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图中沙漠化地区沙物质丰富无关的是( )
【小题2】图中沙漠化地区植被破坏后难以自然恢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图中沙漠化地区沙物质丰富无关的是( )
A.地表植被破坏,地表大面积裸露 |
B.沿海土壤受海水侵蚀,逐渐沙化 |
C.河流枯水期,河床泥沙大量出露 |
D.近海上升流挟带泥沙向海岸输送 |
A.地势低平,不易形成地形雨 |
B.地处盛行风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
C.坡度陡,水土流失严重 |
D.位于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 |
读我国某地区城镇和沙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该地区绿洲荒漠化成因无关的是
【小题2】该地区治理荒漠化,最大的困难是

【小题1】与该地区绿洲荒漠化成因无关的是
A.过度开垦,过度放牧 |
B.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
C.干旱少雨,蒸发量大 |
D.钢铁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
A.交通不便 | B.多流动性沙丘 | C.人口稀少 | D.荒漠化面积广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阿根廷人口约4145万(2013年),领土居世界第八位,为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但约3/4的国土,面临沙漠化的危害,危及全国1/3的人口,阿根廷每年新增沙漠约65万公顷。下图为阿根廷位置图

(1)甲处的气候类型为 ,甲区域是阿根廷沙漠化最严重的区域,试分析其原因。
(2)甲区域沙漠化严重,简述沙漠化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为防治沙漠化,指出该国在沙漠化危险地区应采取的可行性措施。
阿根廷人口约4145万(2013年),领土居世界第八位,为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国,仅次于巴西。但约3/4的国土,面临沙漠化的危害,危及全国1/3的人口,阿根廷每年新增沙漠约65万公顷。下图为阿根廷位置图

(1)甲处的气候类型为 ,甲区域是阿根廷沙漠化最严重的区域,试分析其原因。
(2)甲区域沙漠化严重,简述沙漠化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3)为防治沙漠化,指出该国在沙漠化危险地区应采取的可行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