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提高丘陵、山地植被覆盖率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下图为某丘陵植被覆盖率提高后洪峰水位过程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植树造林导致水位过程线滞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减少
B.地表径流阻力增大
C.涵养水源能力增加
D.地形坡度减小
【小题2】植被覆盖率增加对外力作用的主要影响是
A.风化作用减弱
B.侵蚀作用减弱
C.搬运作用增强
D.堆积作用减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12-13 11:07: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了解不同植被坡耕地水土保持情况,分三组观测:I组植被覆盖度约95%,II组约75%,III组为裸地。下表为某年5月和8月各选三场的降雨过程及水土流失数据,甲、乙、丙分别对应三个观测组。
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的甲、乙、丙依次对应的观测组是
A.I组、II组、III组
B.II组、III组、I组
C.II组、I组、III组
D.III组、II组、I组
【小题2】通过上表可推出
A.降雨量越大,土壤流失量越大
B.降雨强度对土壤流失的影响大于降水量
C.5月份降水量多于8月份
D.单场降雨时间最长的是8月份的最后一场雨
同类题2
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A.①
B.②
C.③
D.④
同类题3
与处理措施①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
A.②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多,利于水土保持
B.③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大,有机质含量高
C.②措施使水土流失较多,土壤酸性增大
D.③措施使水土流失较少,土壤呈碱性
同类题4
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
B.缺少枯枝落叶
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
D.表层土壤被大量带走
同类题5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之一,小流域是指面积小于
平方千米的流域。
A.10
B.50
C.100
D.500
【小题2】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
D.海水侵蚀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