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排列的顺序依次为( )


A.I、Ⅱ、Ⅲ |
B.Ⅱ、I、Ⅲ |
C.Ⅲ、Ⅱ、I |
D.I、Ⅲ、Ⅱ |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小题2】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用a表示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b表示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用c表示中国的环境承载力,那么a、b、c三者的大小关系是:(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A.四川—水力资源 |
B.山东—气候资源 |
C.黑龙江—矿产资源 |
D.内蒙古—水资源 |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下图为“该国不同人口增长方式示意图”。表中反映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


A.40万 | B.20万 |
C.30万 | D.25万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是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15亿人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16亿人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人或16.6亿人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9亿人 |
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 B.15.1或16.6亿 |
C.约8~9亿 | D.约14~15亿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为“马太效应”示意图。“马太效应”指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占世界人口1%的富人掌握着世界上35%的财富。下列关于“马太效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马太效应”会提高人类的平均生活水平 |
B.“马太效应”会降低现有资源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
C.富国有义务在环境问题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
D.全球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越强,贫困群体的生活越艰难 |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它们分别等于人口数量除以经济人口容量或资源人口容量。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江苏人口压力指数较山东小的主要原因是( )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描述正确的是( )
A.浙江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人口密度大 |
B.西藏人口压力指数大是因为经济落后 |
C.黑龙江人口压力指数小是因为资源不足 |
D.我国各区域人口压力指数已达饱和状态 |
A.资源更加丰富 | B.经济水平更高 |
C.土地面积更小 | D.人口密度更大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其城市人口比重达68%。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造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3】目前上海的人口容量已接近极限,影响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
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造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模式 | B.城市化速度慢 |
C.经济发展水平 | D.城市功能分区 |
A.苏州与杭州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
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
C.南京和宁波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
D.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杭州覆盖 |
A.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 | B.地区开放程度 |
C.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 D.科学技术水平 |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
气候区 | 合理人口容量(亿) |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热带雨林气候 | 28.00 | 200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9.30 | 100 |
地中海气候 | 2.25 | 90 |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 7.33 | 30 |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 B.自然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技术因素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