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3】目前上海的人口容量已接近极限,影响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小题1】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苏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 B.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
C.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 D.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南京覆盖 |
A.该区域城市化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 | B.矿产资源的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C.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 D.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 |
A.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 | B.地区开放程度 |
C.人均生活消费水平 | D.科学技术水平 |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小题2】下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

【小题1】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大,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A.土地面积更广阔 | B.矿产资源更丰富 |
C.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 D.草场资源更丰富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0.12%,这标志着上海已出现____现象。针对该现象的应对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____,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____不利:____。
(4)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_______,近郊和远郊人口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具体表现为______。
(5)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水资源方面:____、____。经济发展方面____。
材料一:图甲为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图乙为1990年~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示意图。

材料二: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有学者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 |||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 1535.95 | 1705.68 | 1894.17 |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 1460.99 | 1543.03 | 1596.84 |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 1788.5~1870 | 1841.5~1935 | 1894.5~2000 |
(1)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少年儿童约为____%。
(2)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0.12%,这标志着上海已出现____现象。针对该现象的应对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____,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利:____不利:____。
(4)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_______,近郊和远郊人口______,出现________现象。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具体表现为______。
(5)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水资源方面:____、____。经济发展方面____。
读“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小题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小题3】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 ①16亿人 | |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温饱型消费水平 | ②10亿人之内 |
小康型消费水平 | ③8~9亿人 | |
富裕型消费水平 | ④7亿人之内 |
【小题1】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A.气候适宜 | 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 |
C.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 D.人口素质较高 |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典型的农业县,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突出,生产力水平较低。下表为2001-2011年瓜州县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数据统计表。
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瓜州县耕地资源压力最大的年份是
A.2001年 | B.2004年 | C.2007年 | D.2011年 |
A.大力进行生态退耕 | B.粮食单产降低 |
C.大规模进行生态移民 | D.建设风电基地 |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小题2】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

【小题1】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地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任其发展,顺乎自然 |
中东地区干燥少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沙漠广布。但是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均较丰富,尤以石油资源最为突出。制约中东地区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 B.生物资源 | C.淡水资源 | D.矿产资源 |
生物承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提供人类为满足其需求而利用的所有生物生产性土地和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土地面积的总和,其中包括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渔业用地、提供林木产品以及二氧化碳排放所需的林地。下图是中国生物承载力进口图示。
【小题1】图示中具有较多生物承载力出口到中国的国家或地区具备的共同特点是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 B.国土面积广大 |
C.人均生态资源量丰富 | D.地形平坦、气候条件优越 |
A.改善乡村居民生活福利,加快大城市建设步伐 |
B.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
C.加大工业发展步伐,提高出口创汇能力 |
D.禁止开发生态用地,保育与发展自然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