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各题。

【小题1】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那么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
【小题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a)、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b)、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c)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小题1】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那么影响我国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
A.土地资源 | B.淡水资源 |
C.热量资源 | D.能源资源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市的人口容量。随着上海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了估算的人口容量。读“上海市人口容量(万人)的估算表”。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 1535.95 | 1705.68 | 1894.17 |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 1460.99 | 1543.03 | 1596.84 |
综合最大人口容量 | 1870 | 1935 | 2000 |
【小题1】表中显示,从2010年至2030年,上海市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全球变暖,降水增加 | B.人口不断增多 |
C.经济规模扩大 | D.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
①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人口增长
②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
③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④限制高消费,适当降低消费水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可持续发展处于良好、较好状态,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可持续发展处于良好、较好状态,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环境状况较好 | B.资源与环境水平相对落后 |
C.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 |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A.西藏环境质量比较差,交通不便,可持续发展能力弱 |
B.四川能源缺乏,能源保障程度很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
C.青海交通不发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
D.山西矿产资源短缺,污染较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
人口分布适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高(数值范围:0~100)。椎体顶点P点表示该区人口集聚度(某一地区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上集聚的全国人口的比重)。左图是中国人口分布适宜度研究思路示意图,右图是有待协调地区的人口分布适宜度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右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为( )
【小题2】右图所示地区水土资源适应度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


【小题1】右图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为( )
A.高原 |
B.山地 |
C.丘陵 |
D.平原 |
A.地势起伏大 |
B.水资源短缺 |
C.石漠化严重 |
D.冻土广布 |
读人口规模和生活质量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内容正确的是( )
【小题2】图中反映了(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内容正确的是( )
A.甲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
B.甲为环境承载力 |
C.乙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 |
D.乙为环境承载力 |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同样面临人口问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将图中所示的三个地区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序: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2)有关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人口的合理容量将永远很小
(3)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西部地区
社会较快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快速变大
B.西部大开发,人口迁移频率加大,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的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逐渐降低
D.西部大开发,使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将会得到提升

(1)请将图中所示的三个地区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序: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2)有关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B.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C.西北地区人口的合理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人口的合理容量将永远很小
(3)当前,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目的是合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西部地区
社会较快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使环境承载力快速变大
B.西部大开发,人口迁移频率加大,主要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的
C.西部大开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西北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将会逐渐降低
D.西部大开发,使得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因此人口素质将会得到提升
下表为某岛国人口容量数据,右图为该国人口增长进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25万是该国人口的合理容量,35万是该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
B.曲线中的M点可能是该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
C.曲线中的N点可能是该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
D.如果不对该岛国的人口增长加以调节,则该国的人口总数将逐渐减少 |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的是( )


(4)造成我国环境承载力呈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 )
(5)分析材料,谈谈我国目前提高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途径。
材料 中国新闻网报道,2033年前后,中国总人口的总量高峰将保持在15亿左右;在较长一段时期,保持人口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中国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
(1)“如果生育率保持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而目前我国的总人口是13亿多,形成该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约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的是( )


(4)造成我国环境承载力呈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 )
A.土地资源数量增加 |
B.开放程度提高 |
C.环境质量改善 |
D.消费水平提高 |
西南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区域。至1999年四川省贫困人口已经很少,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西藏接近100万。下图为1999年数据。
【小题1】下列有关四省区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川省人口密度最小 |
B.云南省人口密度最大 |
C.1999年贵州省贫困人口比率最低 |
D.1999年西藏自治区贫困人口比率最高 |
A.贵州省自然资源贫乏,人口容量小 |
B.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广,人口容量大 |
C.四川省气候适宜,农业发达,环境人口容量大 |
D.云南省地处边陲,地势起伏大,环境人口容量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