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不同海拔(单位:m)的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统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 3000m的区域 |
B.500 – l000m的区域 |
C.100 - 500m的区域 |
D.<25m的区域 |
A.分布较均匀 |
B.大半在平原、丘陵区 |
C.随海拔升高递减 |
D.高原地区地广人稀 |
读1996 - 2011年南非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A.气候湿热 |
B.气候干旱 |
C.雨林广布 |
D.河网稀密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读2011年南非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A.地形崎岖 |
B.气候干旱 |
C.雨林广布 |
D.河网稠密 |
A.北开普省 |
B.西开普省 |
C.自由邦省 |
D.林波波省 |
少年儿童(老年)抚养比指某一人口中少年儿童(老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图是中国某城市1982-2000年人口抚养比(单位:%)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A.人口出生率上升 |
B.人口死亡率下降 |
C.人口大量迁入 |
D.晚婚晚育的政策 |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和1990年—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示意图。
(1)根据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2)据图2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1990 年至 2005 年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数量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请推测其原因。
材料2: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有学者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 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 2301.91万人。
(3)运用相关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高人口容量可采取的措施。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1)读图甲,说明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的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4)运用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1)结合图示,分析西宁成为青海省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地区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2010年及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A.新增人口数量少 |
B.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
C.人口总数下降 |
D.自然增长率上升 |
①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老龄化加剧 ②可以使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③目的是鼓励人口生育 ④减少劳动年龄人口数量 ⑤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⑤ |

【小题1】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规律
A.北部人口密度大于南部 | B.沿海人口密度大于内陆 |
C.中部人口密度大于四周 | D.东南人口密度总体最大 |
A.城市主要沿长江分布 |
B.城市主要沿海岸分布 |
C.南部城市化主要是因为乡镇企业发展 |
D.北部城市发展主要制约因素是矿产不足 |
A.地处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
B.多盐碱地、沼泽,农业发展不利 |
C.降水较少,河流少,水资源缺乏 |
D.产业转移导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A.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人口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人口容量 |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