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决定一定区域内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是( )
A.资源状况
B.民族构成
C.人口密度
D.城市化水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2-09-26 05:15: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 ,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4500
B.6000
C.8000
D.10000
【小题2】我国东部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较西部地区大,下列关于其成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科技水平较高
B.东部地区耕地资源、水资源更丰富
C.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东部地区人均消费水平更高
同类题2
下图中M国,有50多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造船厂,对外贸易发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
(2)分析甲半岛西海岸冬季黑暗多雾的自然原因。
(3)分析M国大力发展海运的主要原因
同类题3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 )
同类题4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
B.新疆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内蒙古地区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西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B.我国东部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
C.若实际人口数量等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人口与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D.若实际人口数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当地自然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同类题5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图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1)描述图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2分)
(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3分)
(3)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3分)
(4)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人口的变化
人口合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