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读下列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A.地壳下降 流水侵蚀 | B.地壳抬升 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
C.地壳抬升 流水沉积 | D.地壳下降 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
A.水运便利 | B.便于农耕 |
C.军事防御 | D.文化传统 |
A.Ⅰ、Ⅱ、Ⅲ阶地类型各不相同 |
B.河漫滩及阶地堆积物垂直分选都是上部为粉砂、粘土,下部为砂砾石 |
C.该处河流剖面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
D.推测该河流所在区域地壳至少经历了3次间歇性抬升 |
读长江中游某河段分布图(左图)和该河段河水水位年变化曲线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段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3】据图分析乙地开发利用的方式合理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段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等高线的值是70米 |
B.该河段可能位于江苏省境内 |
C.丙处的人们可以看见河里的行船 |
D.甲处修建公路平时有利人们游览,汛期有利于防汛物资的运输 |
A.甲处为三角洲 | B.乙处为冲积扇 |
C.丙处为堆积平原 | D.丁处有沙洲 |
A.可以种植油菜 | B.可以种植水稻 |
C.建设为滨河公园 | D.利用荒地植树造林 |
下图示意金沙江(长江上游)某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1、T2、T3、T4。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小题2】该河谷T1-T4平坦面自然植被以草原、灌丛为主,体现了( )

【小题1】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 )
A.间歇抬升 | B.褶皱凹陷 |
C.断裂抬升 | D.岩浆入侵 |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B.非地方性分异规律 |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D.垂直地带分异规律 |
下图是“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2】图中丙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小题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
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
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较少 |
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
A.风力堆积 | B.风力侵蚀 | C.流水堆积 | D.流水侵蚀 |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河流的一河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河流流出谷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小题2】河中有沙金,淘金处可能在

【小题1】该河流流出谷口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三角洲平原 | B.“U”型谷 |
C.河漫滩平原 | D.洪积平原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自湖北省枝江市(枝江大桥)至湖南省城陵矶,全长约327千米,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为微弯分叉型河段,下荆江为蜿蜒型河段,因河流状况不同,其洲滩发育也不尽相同。下图示意2002年荆江河段状况及洲滩分布状况,其中心滩指发育在河心的洲滩,凹岸滩指发育在河流凹岸的洲滩,凸岸滩指发育在河流凸岸的洲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荆江河段形成心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小题2】2002年荆江河段岸滩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小题3】2002年荆江河段岸滩空间分布特征的成因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荆江河段形成心滩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 B.侵蚀作用 | C.搬运作用 | D.堆积作用 |
A.凸岸滩面积小于凹岸滩 | B.上荆江心滩面积小于下荆江 |
C.上荆江凸岸滩面积大于下荆江 | D.上荆江凹岸滩面积小于下荆江 |
A.上荆江多分汊,江心流速慢,泥沙易堆积,因而多心滩 |
B.下荆江多曲流,两岸侵蚀作用强,因而多岸滩 |
C.凹岸水流急,泥沙易沉积,因而洲滩面积大 |
D.凸岸水流缓,泥沙易侵蚀,因而洲滩面积小 |
下图为“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足
【小题2】图中

【小题1】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足
A.先地壳抬升,后流水侵蚀 | B.先地壳下降,后流水侵蚀 |
C.先流水沉积,后地壳抬升 | D.先流水沉积,后地壳下降 |
A.一级阶地比二级阶地形成早 | B.河谷不断变窄变深 |
C.阶地适于建设大型港口 | D.河床海拔逐渐升高 |
廊桥又称风雨桥,是加盖了廊屋的特殊桥梁。闽浙山区迄今留存不少木质古廊桥。当地采伐后的木材,需经一段时间的自然晾干才能用作建桥木料。清乾隆年间建于图中甲处的古廊桥,建成不久即毁于山洪。数年后,在图中乙处重建并保留至今。下图为闽浙山区某地地形图及廊桥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地采伐与晾干木材的季节分别是
【小题2】与甲处相比,在乙处重建廊桥并能够保留至今最可能的原因是

【小题1】当地采伐与晾干木材的季节分别是
A.夏季、春季 | B.冬季、春季 | C.夏季、秋季 | D.冬季、秋季 |
A.流域内植被增多,洪涝灾害减弱 | B.地处山脊地带,地势较平缓开阔 |
C.河道平直且较宽阔,河流流速不快 | D.所选木材质地坚硬,耐侵蚀冲击 |
古湖堤的形成是河流、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是吉兰泰盐湖古湖堤示意图,古湖堤呈线状或条带状分布,实测宽度在5~100米不等。某考察队在其中一条古湖堤上道口梁处钻孔取样发现淡水螺贝等化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古河流最可能经过( )
A.甲地附近 | B.乙地附近 | C.丙地附近 | D.丁地附近 |
A.砾石磨圆度都很差 | B.岩性都坚硬致密 |
C.都有淡水生物化石 | D.都具有层理构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