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流水侵蚀和堆积作用
B.风力搬运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风化作用
【小题2】图乙所示地形剖面对应图甲中的(   )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喀斯特地貌示意图,其中“天坑”是一种分布在喀斯特地区的特殊地质景观,因地下溶洞的顶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天坑”等地貌的形成过程,推断最可能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
B.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
C.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
D.内力作用导致地壳抬升、外力作用形成各种喀斯特地貌、外力作用形成石灰岩
【小题2】溶洞的形成与地壳的抬升、沉降作用有关,当处在地质稳定期时,通常形成水平溶洞。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处降水偏少,故溶洞内无水
B.石灰岩多裂隙,故地下水多且埋藏浅
C.该地至少经历了三次地质稳定期
D.河谷的形成与河流侵蚀有关,与地壳抬升无关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云台山位于太行山南麓,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河水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等“云台地貌”景观。

【小题1】其中该地区峡谷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古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两侧岩层断裂下沉D.流水侵蚀
【小题2】近期在云台山景区发现三叶虫化石,下列岩石与保存该化石的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玄武岩B.石灰岩C.大理岩D.花岗岩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各种地形地势的描述,最符合图示地区的是(   )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B.危崖耸立,地势险要
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D.地表破碎,沟谷发育
【小题2】图示地区地表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沉积B.流水侵蚀
C.断裂上升和下沉D.褶皱弯曲
【小题3】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
B.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
C.热量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D.由于不合理的灌溉,低湿地、盐碱地广布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荆江段河道曲折的主要原因是(  )
A.长江上游,流量大
B.落差大,下蚀作用强
C.地形平坦,侧蚀作用强
D.长江上游,流速快
【小题2】荆江段河道裁弯取直可以(   )
A.加速洪水下泄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量D.扩大径流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长江三峡中巫峡的景观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处景观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断裂下陷——洼地积水
B.岩层沉积——挤压褶皱——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挤压褶皱——岩层沉积——冰川侵蚀——冰雪融化
D.岩浆侵入——岩层沉积——断裂抬升——流水下切
【小题2】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可能与巫峡相似的是
A.东非大裂谷B.挪威峡湾C.渭河谷地D.虎跳峡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我国江南某地的小李来到图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

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堤坝修建后沙洲发育速度变慢
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
C.堤坝上游河段南侧河水较北侧深
D.河流冬季有结冰期,但结冰期较短
【小题2】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东西向的南岭,由多条近似南北向的山岭组成,有山不连脉。分水岭低矮狭窄,局部有向北移的趋势。下图为南岭地区山脉、河流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推测南岭有山不连脉的主要原因是
A.先后不同方向的挤压运动B.岩石疏松风化的结果
C.地质时期冰川侵蚀作用强D.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
【小题2】南岭的分水岭局部有向北移的趋势是因为
A.北坡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B.南坡河流溯源侵蚀强
C.北坡植被茂密,坡面侵蚀弱D.南坡水多坡面侵蚀强
【小题3】南岭以南地区的水果运往北京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公路运输B.铁路运输C.海洋运输D.航空运输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 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 10 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
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
C.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D.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
【小题2】据图可以推知近 10 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
A.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B.径流量由大到小
C.结冰期长短由长到短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边境,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1963~2002年期间,该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游来水来沙影响显著。河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

下图示意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从1963~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表明长江中上游(  )
A.毁林现象严重
B.森林覆盖率提高
C.含沙量减少
D.水库数量大增
【小题2】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河床不断变窄B.河床不断变宽
C.主航道变深D.主航道南移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