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

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甲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 )
A.a处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B.b处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C.两处均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D.两处均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小题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主,修筑这种梯田能(  )
A.防止雨水流失,增加土壤水分
B.减小山地坡度,方便居民出行
C.增加土层厚度,防止土壤流失
D.提高植被覆盖度,改善局地气候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结合古诗,读某河段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位于乙地
C.河岸线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无关D.该类河段一般发育在河流的上游
【小题2】沿甲乙一线作河流剖面图,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
A.B.
C.D.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化作用B.冰川侵蚀
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
【小题2】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  )
A.B.
C.D.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地处世界著名大河——黄河的入海口处,北临渤海湾,东靠莱州湾,总面积约为15.3万公顷。黄河三角洲受黄河作用,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地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侵蚀容易形成沟谷地形,其形态是________。(U形或V形)
(2)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黄河流域内,侵蚀作用最强的位置是________区,其突出地形特点是____________。
(4)随着流域的治理和水电站的建设,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速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为埃及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阿斯旺大坝的建成,尼罗河下游的渔业和农业生产都受到影响,尼罗河三角洲的面积缩小。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当前题号:4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
(2)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河流、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当前题号:5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示意我国汉江流域,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地河流地貌类型,并分析原因。
(2)结合汉江流域地理特征,分析修建丹江口大坝主要作用。
(3)说出该区域城镇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当前题号:6 | 题型:综合题 | 难度:0.99

   下图是“某国南方某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河流山地与平原的交界地带,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扇平原B.“U”型谷
C.河漫滩平原D.三角洲平原
【小题2】河中有河漫滩,河漫滩处可能在
A.①B.④C.③D.②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主要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
A.岩浆岩、风力侵蚀B.岩浆岩、水堆枳
C.沉枳岩、冰川侵蚀D.沉枳岩、流水侵蚀
【小题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风蚀现象显著B.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土层较薄,土壤贫瘠D.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三峡工程建成后,下游城陵矶至武汉长江河段累计冲淤状况预测图(冲刷大于淤积为负值,冲刷小于淤积为正值),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段内长江城陵矶至武汉河段
A.一直以淤积作用为主B.先冲刷为主后淤积为主
C.先淤积为主后冲刷为主D.一直以冲刷作用为主
【小题2】针对50-100年至今累计冲淤状况,为保持河流畅通,该河段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加固河堤B.疏浚河道C.植树造林D.修筑大坝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为陕西省黄土剖面图,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的鹅卵石。地质学家还发现其它地区黄土/红土/黄土/红土交错堆叠,是古代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完美记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120米厚的断面之前,这里是
A.高山冰川B.水乡之国C.戈壁荒漠D.广袤草原
【小题2】红土的出现,说明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B.寒冷潮湿C.温暖湿润D.炎热干燥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