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本年度的就业提出如下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政府如此重视就业,是因为(  )
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就业能满足劳动者的一切需要,助力脱贫攻坚
③就业可以使劳动者取得报酬,获得生活
④就业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结合,创造社会财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9年4月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式向社会发布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驾驶员等13个新职业信息。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会引发职业变迁B.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C.劳动者应树立职业平等观D.传统职业必然会被新职业所取代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的人数总体上有所增加,但每年有近三成的考生会放弃笔试,据此推断考生弃考的原因可能是

①不具备自主择业观②不具备职业平等观
③已在其他渠道就业④不具备竞争就业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读漫画,认为做保洁员、搬运工、建筑工“脏、累、险”的观点
A.主张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择业
B.认为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C.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D.否定了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作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提高妇女的录用标准。”这说明劳动者有: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获得劳动保护的权利
C.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根本上还是要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这是因为
A.劳动者通过劳动才能取得劳动报酬
B.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C.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
D.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人社部负责人表示,突发疫情对就业影响不小,但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可控。为了更好实现就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①国家要把推动就业作为中心工作②不全靠政府,个人要树立自主择业观
③劳动者要通过各种渠道维护权益④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当前,我国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但也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加快转型、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劳动关系更为复杂,相关主体及其利益诉求越来越多元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应(   )
①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报酬 ②关爱职工构建命运共同体
③尊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 ④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法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到2020年,很多企业的生产线将实现无人操作,而人类的主要工作将变成对机器进行保养、升级以及异常问题的处理等。对此,劳动者应()
①紧跟时代大潮主动更换就业领域②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劳动技能
③警惕人工智能技术,防止产业升级④培养多元技能防范可能的失业风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
①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
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