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从环月圆轨道I通过近月制动进入椭圆着陆轨道II,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做准备,如图所示,B为近月点,A为远月点.则嫦娥四号(  )
A.在轨道II上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
B.沿轨道I运动的周期小于沿轨道II运动的周期
C.从轨道I变轨到轨道II,机械能增大
D.在轨道II经过A点时的动能小于在轨道II经过B点时的动能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据报道,我国预计在2020年首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并实施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如图所示,若探测器绕火星运动的轨迹是椭圆,在近地点、远地点的动能分别为Ek1Ek2,探测器在近地点的速度大小为v1,近地点到火星球心的距离为r,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  )
A.
B.
C.v1
D.v1
当前题号:2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并不是直接把卫星送到同步轨道上,而是分为几个过程。如图所示,首先把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在A点经过短时间点火使其在轨道2上沿椭圆轨道运行,最后在远地点的B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A点,轨道2、3相切于B点。卫星在轨道1和轨道3上的运动都可以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不计卫星在运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关于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步轨道3所在的平面不可能经过南北两极
B.在轨道3上具有的机械能大于它在轨道1上具有的机械能
C.卫星在B点从轨道2进入轨道3时需要点火使卫星减速
D.在轨道1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
当前题号:3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我国已掌握“半弹道跳跃式高速再入返回技术”,为实现“嫦娥”飞船月地返回任务奠定基础。如图虚线为地球大气层边界,返回器与服务舱分离后,从a点无动力滑入大气层,然后经b点从c点“跳”出,再经d点从e点“跃入”实现多次减速,可避免损坏返回器。d点为轨迹的最高点,与地心的距离为R,返回器在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 则返回器
A.在b点处于失重状态B.在ace点时的动能相等
C.在d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D.在d点时的速度大小
当前题号:4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
据报道:我国在规划深空探测工程,将在2020年7月发射火星探测器。如图为某着陆器经过多次变轨后登陆火星的轨迹图,着陆器先在椭圆轨道1上运动,然后变轨到圆轨道2上运动,最后在椭圆轨道3上运动,a点是轨道1、2、3的交点,轨道上的abc三点与火星中心在同一直线上,ab两点分别是椭圆轨道3的远火星点和近火星点,且ab=2bc=2l,着陆器在轨道1上经过a点的速度为v1,在轨道2上经过a点的速度为v2,在轨道3上经过a点的速度为v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着陆器在a点由轨道1进入轨道2需要点火加速
B.着陆器在轨道2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大(不计着陆器质量变化)
C.着陆器在轨道3上经过a点的加速度可表示为
D.着陆器在轨道2上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是它在轨道3上由a点运动到b点时间的 2.25倍
当前题号:5 | 题型:多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