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质量m=1kg的小滑块(视为质点),从固定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由静止滑下,经最低点B后滑上位于水平面的木板,并恰好不从木板的右端滑出。已知木板质量M=4 kg,上表面与圆弧轨道相切于B点,木板下表面光滑,滑块滑上木板后运动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
(1)圆弧轨道的半径及滑块滑到圆弧轨道末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3)木板的长度。
当前题号:1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方的A点处悬挂一表面光滑的木板ABB端刚好在斜面上,木板与竖直方向AC所成的角度为,一小物块由A端沿木板由静止滑下,要使物块滑到斜面的时间最短,则角的大小关系为(   )
A.B.C.D.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 CGPM)通过的“修订国际单位制”的决议中,仍保持原7个基本单位,只是更新了其中4个基本单位的定义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N)”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电子伏特(eV)”表示的是电压的单位
C.“毫安时(mA. h)”表示的是能量的单位
D.“瓦特( W)”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为kg·m2·s-3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面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总结出了惯性定律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C.安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最早引入电场线描述电场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物理学中的许多规律是通过实验发现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 )
A.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磁铁右上方固定一根与磁铁垂直的长直导线.当导线中通以由外向内的电流时,磁铁仍然保持静止,则与不通电是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B.磁铁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C.磁铁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对桌面的压力增大
D.磁铁不受摩擦力,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在人类对物理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观点
B.安培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并发现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规律
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安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
D.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高铁在改变人们出行和生活方式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现。某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在水平面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已知该列车(含乘客)的质量为m,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其所受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列车从静止开始到速度大小为v的过程中,
(1)列车运动的位移大小及运动时间;
(2)列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当前题号:8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水平地面和倾角为的斜面相接于A点,质量m=0.5kg的物块静止在B点,在水平向右的恒力F的作用下,物块经过时间2s运动到A点,立即撤去恒力F,物块冲上斜面,1s后停在斜面上的某点。不计物块在A点的能量损失,物块与各处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恒力F的大小是(g=10m/s2
A.3.3NB.4.3NC.5.3ND.6.3N
当前题号:9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
如图所示,长木板B在水平地面上向左运动,可视为质点的滑块AB的上表面向右运动.AB两物体的质量相同,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3.在t=0时刻A的速度v1=2m/s水平向右、B的速度v2=13m/s水平向左.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从t=0时刻起,求:

(1)A相对于地面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
(2)两物体都停止运动所经历的时间.
当前题号:10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