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结果为(  )
A.B.C.3D.
当前题号:1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下图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 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中国剩余定理”.已知正整数除余, 被除余,被除余,求的最小值.执行该程序框图,则输出的(  )
A.B.C.D.
当前题号:2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题文)如果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
A.2450B.2500C.2550D.2652
当前题号:3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执行如图所示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的值为(  )
A.B.C.D.
当前题号:4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我们知道欧拉数,它的近似值可以通开始过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计算当输入时,下列各式中用于计算e的近似值的是  
A.B.C.D.
当前题号:5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m=7,n=3时,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
A.7B.42C.210D.840
当前题号:6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 )
A.B.C.D.
当前题号:7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为(  )
A.7B.9C.11D.13
当前题号:8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数学名著《算学启蒙》中有关于“松竹并生”的问题:松长四尺,竹长两尺,松日自半,竹日自倍,松竹何日而长等.是源于其思想的一个程序框图.若输入的分别为,则输出的( )
A.B.C.D.
当前题号:9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
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他在所著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的值分别为4,2,则输出的值为(  )
A.8B.16C.33D.66
当前题号:10 | 题型:单选题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