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作文写一篇文章。
《国家宝藏》是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重磅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该节目以国宝“前世”和“今生”为主线,介绍国宝故事,普及文物保护知识。除文物专家之外,节目还邀请了有影响力的名人共同作为“国宝守护人”,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节目上线以来,收视率极高。有人说,流量明星、“老戏骨”、文物专家共同“护宝”的形式真吸引人;有人说,看完泪流满面,此生不悔入华夏。也有人说,国宝成“网红”,央视脑洞真大;有人说,文化速食化、快餐化的风气蔓延到文博界了么? ……  
上述文字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当前题号:1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1)某中学要举行一场“古诗文朗诵会”。如果让你推荐一篇古诗词或古文,你会推荐哪一篇?请说明推荐理由。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
(2)《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请结合你的阅读经验向同学介绍阅读这本著作的方法。要求:方法具体,有可行性。
(3)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生动地呈现在银幕上。生活中,我们也能强烈感受到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请你以“厉害了,我的国”为题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情感真挚,语言有感染力。
当前题号:2 | 题型:小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材料作文写一篇文章。
中华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留下浩如辰星的文物宝藏:司母戊方鼎、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兵马俑、长信宫灯、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富春山居图……这一件件文物,见证了沧海沉浮的历史变迁,延续着华夏民族的精神血脉,承载着中华大地生存繁衍的智慧,告诉我们炎黄子孙从何而来……假如文物会说话,它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假如文物会说话”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有细节,有描写。
当前题号:3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文字。
①4月13日,2018年“阅读改变中国”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南京举办.8位年度点灯人,5所年度书香校园代表和2家年度阅读推广机构代表在全国各大媒体和观众的见证下,登上象征荣耀和耕耘的典礼舞台。
请写一段文字,发表你对这一事情的看法或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有说服力,表达得体。
②2018年1月,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正式发布,语文学科中,《论语》纳入经典阅读的考查范围。调整后,高考经典阅读考查的篇目从2017年的六部增加至七部(《论语》《红棧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
请选择七部经典作品中的一部,写一段文字,抒发你对这部作品(或作者)的感悟,要求:情感真挚,语言有文采,富有感染力。
当前题号:4 | 题型:小作文 | 难度:0.99
个人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国家有追求民族复兴的梦想,人类有追求和平共荣的梦想……这些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以“筑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当前题号:5 | 题型:命题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近日,2018年高考北京卷语文《考试说明》正式发布,《论语》首次纳入经典阅读考查范围。同一天,教育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语文等学科新课标的相关情况。语文课标变化最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并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材料二:从前几年出现的“杜甫很忙”漫画,到《红楼梦》高居“死活读不下去前10名图书”榜首,再到某游戏开发商将鲁迅笔下经典形象孔乙己、祥林嫂等变成游侠…… 每次事件当事人都能找到十足的理由:“对教科书上杜甫画像不满意”“萝卜白莱,各有所爱”“开发和戏说是为了尘封的优秀文学更好地传播”。
读了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看法?请选择一个角度对此展开论述。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6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那些伟大的瞬间总会被人们铭记。”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气势磅礴的背景音乐中拉开帷幕,随着光与影的变换,一幅幅中国新时代发展的美好画卷呈现在眼前:刷新世界记录、勾勒出中国经济运行效率新版图的中国桥,穿越沙漠戈壁、总里程世界第一的中国高速公路,中国“创时代”新标志、最美铁路中国高铁,吞吐量逐年增加、位列全球首位的中国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
看了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几位观众发表了自己的观感:
甲:令人赞叹,深感自豪,深受鼓舞!
乙:没有一代代国人的艰苦奋斗,没有持续40年的改革开放,哪有今天的“厉害”?
丙:看这个电影时,我联想到早已去世的邓稼先,想起近年倒下的南仁东、黄大年、钟扬,想起耄耋之年仍在工作的黄旭华、袁隆平、王泽山,不禁潸然泪下。
丁:中国厉害了,不可忘记万千默默无闻者的功劳!
戊:在一些方面,我们的确厉害了。但还有很多方面,我们还不厉害啊!
对此,你有怎样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当前题号:7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千百年来,植根于中国人心中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大都在“儒”的基础上引申和阐发。可是在21世纪的今天,有人却认为再谈儒家似乎有点“不合时宜”,在国学课堂上,有些同学就曾表示过这样的担心:我对儒家文化有些了解,比如“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8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始终重视“家国”文化建设,把优良的家训家规、家教家风,作为励志勉学的精神食粮、修身处世的道德标准、为官从政的坚挺脊梁。孟母择邻,三迁其居;岳母刺字,精忠报国。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更是最好的注脚。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教家风的有序传承。
代表会、无记名投票等多种方式,让村民海选出信得过的“好家风”家庭,让村民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更多教育、熏陶和感染,“来年我家要争做‘好家风’家庭”成为群众新期盼。
对于以上的材料,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当前题号:9 | 题型:材料作文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