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农历新年,一场电影界的中西科幻大战拉开大幕:作为中国科幻片的开山之作,《流浪地球》从放映初期的不为人知到迅速创下近47亿票房;而卡梅隆监制的《阿丽塔:战斗天使》在万众期待中华丽出场,却反响平平。这一切都源自于前者体现的浓浓的中国情怀。面对太阳系的毁灭,与西方科幻中的放弃地球不同,中国人选择坚守家园,带着地球一起流浪宇宙。当地球即将撞上木星时,吴京饰演的空间站宇航员牺牲了与儿子团聚的机会,慨然赴死。与《阿丽塔:战斗天使》对爱和自由的歌颂不同,《流浪地球》处处演绎家和亲情,一段“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更是成了经典……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想?作为21世纪的年轻人,你如何理解中国情怀?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家里的老人被撞成了植物人,肇事者选择了逃跑。但在知道肇事者家庭贫困后,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戚老大一家选择了宽容。“只要能出面道个歉,我们也就不追究了。”
请对此事发表你的看法。要求:围绕材料,观点鲜明;能够联系实际展开议论,论据典型;不少于200字。有人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开始学习包容和原谅。”学会宽容,不仅指学会宽容别人,也包括学会宽容自己。
请以“给自己一点宽容”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论据典型、丰富,使用恰当,语言精练。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一部《石头记》——后来叫做《红楼梦》,本来就是以宝玉一生的遭逢经历为主体的书,雪芹十年辛苦,百种艰难,费尽精神心血、笔墨才情,所为何事?只为写出宝玉其人而已。……照一般情形讲,作家既然竭尽心思去描写刻画他的主人公,那一定是会把最美好的词语来赞美颂扬他。……可是,曹雪芹却一反常例。他专门以贬笔写宝玉,他对宝玉很多不敬之词,一部书中几乎尽是说宝玉的坏话。(周汝昌《红楼小讲》第二十八讲)
在这个特殊时期,全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考试:疫情防控。而作为高三学生的你,又迎来另一场特别的考试——深圳市2020年普通高中高三年级线上统一测试。是的,这场考试有着很特别的地方:居家、线上、没有老师监考……
因为特别,你会有特别的应对,崭新的思考,深刻的启发。
今后的人生中,还会有许多特别的考试,而你,就是那答卷人。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要求完成写作。①以“20年后的你”的身份,给参加这次考试的你写一封信。
②有人说:有监考能保证考试的结果真实可信,希望父母参与监考;有人说:不需要监考,重在自觉,考试的过程更重要。请你针对其中一个看法写一篇驳论文。
③请你为《南方教育时报》的“教育众声”栏目写一篇关于这场线上考试的评论。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永远不要觉得为时尚早,永远不要认为为时已晚。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看法。(注意)(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4)不抄袭、套作。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那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藏身之处,不得不长途飞行,终于,鸟儿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100字。

误区警示
1.审题立意偏离材料主旨。材料作文,首先必须读懂材料,读透材料,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精髓。根据材料中心确认立意,是考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一定要全面考虑材料,分清主次,抓住精髓,多角度联想,选准最佳角度。确立中心后方可动笔。千万不可断章取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偏离题意或完全脱题。
2.对原材料不作处理。材料作文最基本的写作思路是引—议—联—结。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话题、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材料生发而来的。材料作文一定要正确使用原材料,议论文一开头即要引述材料,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看似简单的“引”,操作起来也不太容易,什么地方引,引多少,怎么引都必须明确。
3.角度选择不当。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提供了多种写作角度,打开思路之后,就要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写作角度进行议论。怎么选择最佳的写作角度呢?关键是要从自我出发,选择能深刻揭示题意、有社会价值、自己有真切体会并能给人以启迪的写作角度。
技法点拨
1.主旨领悟法。主旨领悟法又叫中心法,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将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会使所写的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领悟材料的主旨,一般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①明确材料写了哪些人,什么事,有怎样的结果;②明确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③从明确的道理中选择恰当的内容作为立意的依据。
2.由果溯因法。即把材料提供的现象作为结果,推导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将推导出来的原因作为立意的依据。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事物都会以因果关系的形式存在。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的结果,多问几个问什么,推导出造成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角度。
3.求同存异法。这里所说的求同存异法,实际上是针对有多则材料的作文题所运用的审题方法。这种审题方法适用于内涵不尽相同的多则材料,即先分析材料的内涵或意义点,然后进行比较,摒弃不同之处,寻找相同或交叉的点,并以此作为文章立意的依据。
4.倾向把握法。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态度,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信息,明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如果无视命题者的感情倾向,提炼的观点与材料内容就会“南辕北辙”。
5.寓意揭示法。寓意揭示法是针对寄寓性材料而言的,如寓言、童话、漫画,以及其他类型的寄寓性材料,需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或事,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关的社会现象、人生哲理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进而确立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