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人将这个道理运用于人类社会,认为人类应该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的就要被淘汰。而“苹果之父”乔布斯宣称“活着就为改变世界”,他以自己的行动,创造出一个个商业神话和新奇产品,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对此,有人说,人生一世,应该改变自己顺应环境;也有人说,还是要按自己的理想改变环境。那么,人生在世,是应该顺应环境还是改变环境呢?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表明你的态度并进行论证。依据上面的文字,发挥你的想象,描写一段古人过清明的场景。要求:以上三个场景任选其一进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广佛中学前门对着闹市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学生家长请求学校打开学校锁着的后门,方便学生上学。学校后门与绿茵小区后门相连,学校和小区都反对打开后门,认为会加大管理难度并带来不利影响。协调会上,街道张主任提出了一条大家都觉得可行的建议:学校和小区都向对方开放行人专道,凭卡放行,这样,小区居民上街,学校学生上学都安全方便了不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人有思想,源于精神的追求;人有欲望,来自本能的驱动。思想从前面引导人直行,欲望从后面推动人行走。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用心思索,他将一无所获。
——摘自网络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
——(美国)爱默生
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
——(英国)赫兹里特
读了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以“思想与行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著名作家张爱玲女士说:“出名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国学大师汤用彤告诫后人要“沉潜”“沉”,就是要有厚重的积淀,真正沉到最底层;“潜”,就是要深藏不露,安心在不为人知的底层中发展。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要求)(1)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有一个家庭农场,叔侄养牛、挤奶,收入高于一般人,日子过得充实惬意。但也有苦恼,他们不能出远门,不能旅行,因为牛每天要产奶。牛被人驯化、圈养,其实人也被牛束缚了。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普遍,有了汽车、手机、互联网,以为生活空间大了,其实也可能被它们掌控了;掌握了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为有助于交流,也可能又陷入一种思维定势。
对这类现象,你有什么体验或看法?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5年的时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
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
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整刻师,他攀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整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一点瑕疵。
这些人身上,都体现出可贵的“工匠精神”。对于“工匠精神”,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阐述你的观点。任何美的艺术品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小小的瑕疵,但真正的美却一定能够掩盖这些小小的瑕疵。
——迦迪那
请结合你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日本西大寺古茶园素负盛名,但从不收门票和小费。一次,游客的造访竟遭到了拒绝。理由居然是今天没有下雨。游客沉思半晌才若有所悟:怕是只有在细雨之后,古茶园神韵方能完美呈现;寺里和尚不愿意让游客带着不够完美的观感遗憾而返,才会拒绝。
游客诚恳请求参观,因为他实在不可能等到下雨再来。和尚终于答应,但是,必须在两个小时以后。等两个小时以后游客踏入茶园,一切都明白了——和尚利用这两个小时的时间用清水把整个茶园细致地洒了一遍,眼前的茶园呈现的俨然是雨后初晴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