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一部《石头记》——后来叫做《红楼梦》,本来就是以宝玉一生的遭逢经历为主体的书,雪芹十年辛苦,百种艰难,费尽精神心血、笔墨才情,所为何事?只为写出宝玉其人而已。……照一般情形讲,作家既然竭尽心思去描写刻画他的主人公,那一定是会把最美好的词语来赞美颂扬他。……可是,曹雪芹却一反常例。他专门以贬笔写宝玉,他对宝玉很多不敬之词,一部书中几乎尽是说宝玉的坏话。(周汝昌《红楼小讲》第二十八讲)
成长的岁月中,我们经历过很多触动心灵的一瞬,它是坎坷中的一个微笑,迷茫时的一个指教,悲伤时的一个引导,成功时的拥抱,激励我们一路走来,在我们心底沉淀成美好。
明代学者苏浚在他的《鸡鸣偶记》中论述什么是朋友时说:“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与共,生死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海子在《麦地》中写到:“麦浪/天堂的桌子/摆在田野上/一块麦地/收割季节/麦浪和月光/洗着快镰刀……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
诗句歌颂了收割麦子的劳动场面,并从收割麦子的劳动中体会到一种博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