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子
舒 婷
野火在远方,远方
在你琥珀色的眼睛里
以古老部落的银饰
约束柔软的腰肢
幸福虽不可预期,但少女的梦
蒲公英一般徐徐落在海面上
啊,浪花无边无际
天生不爱倾诉苦难
并非苦难已经永远绝迹
当洞箫和琵琶在晚照中
唤醒普遍的忧伤
你把头巾一角轻轻咬在嘴里
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了:你的裸足
所踩过的碱滩和礁石
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
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小题1】《惠安女子》显示了诗人善于从客观生活中提炼诗歌意象的能力。请你撷取诗中的意象,描述诗中所表现的情景。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有人说,诗的最后一句“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揭示了惠安女子的优美形象和真实命运。说说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海
臧克家
从碧澄澄的天空,
看到了你的颇色;
从一阵阵的清风,
嗅到了你的气息;
摸着潮湿的衣角
触到了你的体温;
深夜醒来
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
【小题1】诗人从哪几个方面写了他对大海的感受?诗人描写大海的顺序是什么?【小题2】诗人描写大海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 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 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小题1】阅读第一节的四行诗,选出下列选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 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 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 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
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 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 |
新 月
何其芳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小题1】你最欣赏诗中的哪几句话?请找出来加以赏析【小题2】诗人用“新月”寄托了自己的思乡情思,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来寄托自己的思乡情怀?为什么?
【小题3】模仿下面的诗句,仍以“新月弯弯”开头,仿写诗句。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千山万水。
新月弯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 景
辛迪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一九四八年夏 在沪杭道中
【小题1】对本诗意思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一、二句交代了看“风景 的地点,指出看到的都是“社会问题”,与最后一句中“不是风景”相呼应。 |
B.三、四两句阐明了社会问题的具体内涵,即人民生活困苦。“终点” 即“田间的坟” 。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生死难料。 |
C.五、六两句把“绿得丰饶 ”的土地与“士兵的新装”放在一起,揭示出了造成这种社会问题的根源:虽然土地丰饶,但国民党挑起的连年内战使人民难以过上安定的生活。 |
D.七、八两句“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表明这种社会问题普遍存在,而“却是一般的暗淡”,语意陡转,说明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 |
A.对连年战乱带来的灾难,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穷兵黩武的反动政府的痛恨。 |
B.作者以“风景” 为标题、透过车窗看到了茅屋、坟、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表明“风景” 其实是病态的社会、是连接不断的“社会问题” 。 |
C.全诗围绕“社会问题” 展开,并以此为线索,反映了旧中国在反动统治下阶级压迫日益深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现实。 |
D.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使全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
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
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
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
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
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段两组拟声词既实写滚滚车轮又虚写生命的节律 |
B.下段由描写窗外自然的景色转为抒写内心的情思 |
C.本诗借“车”这一意象演绎了时间与生命在并行中流逝 |
D.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其“消隐”的忧思 |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小题1】诗歌第一节写自己“轻轻的走”“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写自己“悄悄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二者是否有些重复呢?试从叠词、意象及结构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小题2】作者在《再别康桥》中要和什么道别?这首诗究竟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偶 成
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
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
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
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
1945年5月31日
【小题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二句中“古旧的凝冰”喻指中华民族因历史悠久和专制暴政而被冻结、窒息的生命力。 |
B.诗歌第一节给出想象中的美好情境,第二节再写其中道理,这种结构使传达的信念更富说服力和感染力。 |
C.诗歌通过抒写“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的“梦”,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深情呼唤和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 |
D.不同于《雨巷》的创作,《偶成》在低回徘徊和飘忽凄美中,更多地流露着欣喜、希望与坚定。 |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思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来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920年1、2月间作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的主体形象是炉中煤,表达了诗人眷念祖国、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感情。 |
B.诗的第二节从煤的外形与内心的比较,进一步诉说自己的衷情,表白自己虽然卤莽直率,但胸中却有“火一样的心肠”。 |
C.诗的第三节交代煤的出身,隐喻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 |
D.诗的第四节进一步说出自己的心愿。“自从重见天光”,隐喻革命将起的中国;“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诗人渴望为祖国献身的精神。 |
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二①
***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②。
(注)①本诗是***在1958年6月30日,从《人民日报》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后写下的七言律诗。②送瘟神的习俗。【小题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前一句以明快的语言勾画出当前春光明媚的景象,它既是写景,又象征着当时全国人民奋发有为的动人气概。 |
B.“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两句写广大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能使“河水让路,高山低头”。 |
C.“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两句点明题意,总结全诗。语调轻松,含幽默调侃意味,流露出诗人终于“送”走了“瘟神”的衷心喜悦。 |
D.诗歌暗含对比:在旧时代,山河被瘟神糟蹋,即使美丽也是枉然。而在新时代的神州,山水也焕发了青春,大地在日新月异地改变着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