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5)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6)万里归船弄长笛,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7)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________________,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当前题号:1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下列各项相关知识点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斜杠表停顿,加点表重音强调。
B.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我的神思)悠悠然和天地之气相偕同,却找不到它的边际;(我的情怀)浩荡和大自然共游,却不知道它的尽头。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D.“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鸟儿以人的性情和特点,写出鸟啼声清越明快的特点,表现出对鸟啼的赞美。
当前题号:2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3)吴宫花草埋幽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4)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5)长安回望绣成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过华清宫》)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7)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荀子《为学》)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当前题号:3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1)樊哙劝诫刘邦做大事不拘小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鸿门宴》中形容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
(3)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
(4)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5) 《沁园春.长沙》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一句是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终己不顾。
当前题号:4 | 题型:情景默写 | 难度:0.99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沁园春·长沙》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染“写树色之浓,“争”写行船之奋,“透”写江之清,“层”写枫林之茂。
C.在《再别康桥》中诗人把自己对于母校的深情融进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象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在《荆轲刺秦王》中,蒙嘉帮燕国说话,把荆轲引见给秦王,就是为了能让荆轲面见秦王,以便荆轲有行刺的机会。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赋”﹑“比”﹑“兴”是《诗经》始创的写作手法。“赋”就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歌的“赋”﹑“比”﹑“兴”中都可能出现一些形象,选出对下列形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沁园春·长沙》中的“鹰”    ②《我爱这土地》中的“鸟”  ③《山民》中的“山民”    ④《篱笆那边》中的“草莓”    ⑤《致大海》中的“大海”
A.①③属于“赋”,②④⑤属于“比兴”
B.①②属于“赋”,③④⑤属于“比兴”
C.③属于“赋”,①②④⑤属于“比兴”
D.②③④属于“赋”,①⑤属于“比兴”
当前题号:6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必修一课文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沁园春▪长沙》下阕体现了诗人高超的用典艺术,多处化用典故却能不着痕迹。比如“同学少年”典出杜甫诗歌《秋兴八首》中的“同学少年都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对比反衬自己的落魄,诗人化用典故并表达出淡淡的失落感,但还是希冀将来大家都能实现理想抱负。
B.《想北平》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把北平与欧洲四大“历史的都城”(主要是巴黎)做了多次比较,以突出北平具有的作者喜爱的特征。这种比较并不是要强调北平的先进、富有、美丽,而在于作者是以“家”的标准来加以看待,从而突出了作者对北平的情感。
C.《江南的冬景》描写的江南郊野景致,色彩鲜明,蕴含生机,例如白色的芦花、火红的乌桕树、雪白的乌桕籽、赭色的野草、青天碧落等,充分展现了江南冬景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
D.《师说》第二段多次运用对比手法,比如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论证,就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对自己与对孩子和“士大夫之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三方面作对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了“师道之不复”的真正原因。
当前题号:7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峨日朵雪峰之侧》中“我小心地探出前额”突出了“我”面对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时的惊讶与敬畏之情。
B.《峨日朵雪峰之侧》写小蜘蛛时用“可怜”与“默享”两个词,将前面的辉煌壮丽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
C.《致云雀》中诗人把云雀比作诗人、深闺中的少女、萤火虫、玫瑰,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D.《致云雀》中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霖洒落的声息、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进行对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当前题号:8 | 题型:选择题 | 难度:0.99
《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蜘蛛和《致云雀》中的云雀都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说诗中描写这两个形象时使用的不同方法。
当前题号:9 | 题型:其他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梁小斌
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我热爱这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当土地召唤我去收割的时候
一条被太阳翻晒过的河流在我身躯上流淌
我静静沐浴
让河流把我洗黑
当我成熟以后被抛在地上
我仰望秋天
想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秋天的存在
使我想起在耕耘之后一定会有收获
我有一颗种子已被遗忘
我长时间欣赏着比人类存在更古老的风光
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小题1】下面的诗句与词语的解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A.秋天的风光“比人类存在更古老”,诗句含蓄地说明了秋天的风光有着永恒的主题。
B.“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诗人选用“歌唱”一词,旨在说明秋天的风光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C.“想辉煌的屋顶在夕阳下泛着金光”,用“辉煌的屋顶”比喻天空,这和“天似穹庐” 有异曲同工之妙。
D.“河流两岸还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用“荡漾”来形容“思想”,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思想的活跃,因为诗篇增添了活泼的动感。
【小题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既写出了秋天的自然之美,又赞颂了创造的永恒。
B.诗人对大地喷吐了满腔的热情——要响应土地的召唤,去收割,去磨炼,去培育新的希望。
C.因为要抒发热爱之情,所以诗人选择的语言多为亮色,比如“成熟”“深沉”“优美”“泛着金光”。
D.诗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抒情达意,平添了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河流歌唱”“土地召唤收割”“两岸荡漾着优美的思想” 就是典型的例子。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