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蝶恋花 散花楼送客

纳兰性德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小题1】这两首诗歌从题材上看都属于__________诗,第一首诗歌所写的景物季节是____________
【小题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和“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两句共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赏析。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无聊

陈维崧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注)①陈维崧: 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②簸:摇动。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
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
C.倚楼极目,愁绪更深,幸好有东风寄语,频传捷报。
D.“鲥鱼”有良好的寓意,与“秦关蜀栈”况味迥异。
【小题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都借“旗”表达了对战争的情绪,其中与“好风休簸战旗红”表达的情绪最相似的一项是
A.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B.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鹧鸪天》)
C.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D.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夏完淳《即事》)
【小题3】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寻胡隐君

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南歌子·寓意

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材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注]①卯酒:早晨喝的酒。②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
【小题1】苏轼,号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作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通过作者于江南水乡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关于宦海沉浮的复杂感受。
B.“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一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丽优美的山水人物图。
C.“卯酒”句,写作者因路途劳顿,即使早晨饮酒,仍感困倦。
D.结尾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是孤寂凄婉的心绪的写照。
【小题3】画线句情景交融,表达了题目中的“寓意”,请就此进行赏析。
当前题号:3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柳梢青 • 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②。

(注)①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年,宋亡后,隐居山林不仕。 ②“海上心情”,用苏武牧羊典。《汉书• 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小题1】这首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因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感而作。写出这个节日的名称及词中暗指这个节日的某一景物。
【小题2】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来表现“城”之“愁”的?
【小题3】“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语言极为跳跃,简要分析这三句分别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并赏析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注]:噀(xun):喷。吴姬:吴地美女。
【小题1】这里的“浣溪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起句“菊暗荷枯”四字,反衬出橘由绿变黄之美。
B.第二句意在点题,表现出自然界万物的盎然生机。
C.第三句“出”字化静为动,摹写出橘树生长之态。
D.整篇作品巧言物状,体物细微,读来颇耐人玩味。
【小题3】作品的后三句,表现了吴地女子初尝新橘的情状,请结合具体词语进行赏析。
当前题号:5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忆 秦 娥

房舜卿

与君别,相思一夜梅花发。梅花发,凄凉南浦,断桥斜月。

盈盈微步凌波袜,东风笑倚天涯阔。天涯阔,一声羌管,暮云愁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上阕开头两句,词人借梅花一夜绽放似乎是因词人相思之苦丽形成的结果,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与佳人离别后的思念愁苦之情。
B.上阕后面三句,借用“南浦”“断桥”“斜月”这些在古诗词中一般用来表达离愁别绪的意象,描写自己在与佳人离别后无限的惆怅凄凉之情。
C.下阕通过“盈盈微步凌波袜”,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佳人步履轻盈娜多姿的美感形象,“东风笑倚”写佳人在东风中微笑,足以慰藉词人远走天涯的悲凉心情。
D.下阕后三句着“愁绝”两字,赋予“暮云”以人的情态,恰当描写出自己远走天涯,羌管悠悠,暮霭沉沉的羁旅愁思。
E.这是一首怅别词。词人写的不是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凄恻,而是描写刚刚作别、乍然离去时的旅途相思情怀。
【小题2】请结合全词,赏析本词主要运用的艺术手法。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海棠    (唐)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菩萨蛮 (唐•五代)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①莫愁:古代美丽女子的代称。
【小题1】郑谷诗的颔联抓住了海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秾丽的颜色和娇娆的形态。
【小题2】郑诗写“莫愁粉黛临窗懒”,温庭筠词写“懒起画蛾眉”,两诗都写到人物之 “懒”,作用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①秋娘渡、泰娘桥:吴江地名。②银字笙:作者家乡的一种乐器。笙管上刻有表示音调的银字。③心字香:作者家乡一种常见的熏香名,据说是因香成心字形。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片春愁待酒浇”中“待酒浇”,言其愁绪之浓,急欲要借酒消愁。
B.“江上舟摇,楼上帘招”是写舟过吴江时的情景,呼应首句的“春愁”。
C.“飘飘”“萧萧”句烘托了凄清、伤悲气氛,表达作者仕途不得志的苦恼。
D.词末一“抛”字用拟人手法写出时光流逝之快,表达了岁月无情的感慨。
【小题2】“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下面对这句词妙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此句是作者询问船上游客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漂泊的生活,回到家和家人团聚。
B.“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是想象回家后温馨、充满情趣的生活。
C.此句表达了一种倦游思归的情感。
D.同时反衬了自己漂泊生活的孤独凄苦。
当前题号:8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

陆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是他在舟中所作。②吴樯,归吴的船只。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第一、二句写作者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尚远。
B.上片写到作者船抵武昌,系缆洲边,看见了日思夜想的那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
C.上片最后一句,一个“认”字,便能看出此行是归途重游,因为有前游印象,所以可以对照辨认。
D.词的最后三句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与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句,有相似之处。
【小题2】陆游在蜀地时,在自己的诗词中多次提到“吴樯”,表现了他归心之急。下列诗句中不是表现作者思归之情的诗句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B.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闻笛》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小题3】“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语意丰厚,有人考证这源于杜甫作于安史之乱后的《得舍弟消息》中的“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请结合以上内容,简要分析二者的相同之处及不同之处。
当前题号:9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小题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面对锦绣江山,词人忆起吴王孙权,既流露出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也借此抒发了渴望恢复中原的强烈情感。
B.“赢得仓皇北顾”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词人对他的赞赏之情不言而喻。
C.“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描绘人们社日迎神赛会,歌舞作乐,与前面“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照。
D.比较《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享》与该词的语言风格,前者多些昂扬激愤,后者多些苍凉悲壮。
【小题2】本词的最后一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它的精妙之处。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