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问题。

柳梢青 • 春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②。

(注)①刘辰翁生于南宋末年,宋亡后,隐居山林不仕。 ②“海上心情”,用苏武牧羊典。《汉书• 苏武传》:“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小题1】这首词题名“春感”,实际上是因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感而作。写出这个节日的名称及词中暗指这个节日的某一景物。
【小题2】词的上阕从哪些角度来表现“城”之“愁”的?
【小题3】“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语言极为跳跃,简要分析这三句分别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并赏析其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28 10:13: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二友堂记

胡铨

上方侧席高人,起左史福唐李公弥逊于钓筑间1。将大用,告饥,而庐陵特甚,诏公作牧,以罢瘵2。既至,栉垢爬痒3,民获苏,郡大理。则求所以慰惫懑者,于是视庐之偏,得古松蔚然,对植竹,开轩其下,榜曰“二友”,且为松竹主人,命郡人胡铨志之。
仆曰:“公山林十有三年,穷崖怪壑,家猿狖宫鱼龙,宜于林木饱闻而厌观者,岂少此二物哉?是盖有说焉。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夫能牧养小民,惠于鳏寡,必刚毅不回之士,盖刚则不夺欲。故曰:‘枨也欲,得刚!’而《书》则曰:‘刚而无虐。’惟无虐为无欲,惟不欲可以言刚,惟刚故能行仁。公独有取于松竹者,非以其德全于刚邪?

“方公闲簿书,日哦其间,见夫檀栾胶葛4,泠风人,清阴澡虑,则思所以大庇我民,以浣以濯。见夫落落高标,陵轹5霜雪,有不可犯之色,则思所以上列利病,与当途要人争可否而不折;见夫幽姿劲质,鸾鹄对峙而不受燕雀,则思所以击奸尚贤,使君子有所恃,小人有所畏。卒之雨旸以时,物物得职,威令神行,惠泽以流,仁周乎骫6桑,义高乎偃柏,曾不旬岁而民和年丰,是岂巧言令色、四体若无骨者所能乎?

“至若心远地偏,境与意合,万事不到胸次,听号钟之松风,挹寒塘之竹露,道历物表7,便有濠濮间趣。回视轩冕8,所谓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是故可友而不可屈。

“虽然,公将羽仪天朝,不能屈之使卑。卓然特立,临大节而不可夺,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则岂惟无愧二友,实丘壑夔龙之友。”

(取材于《澹庵文集》卷三)

注释:(1)钓筑间:指隐居生活。(2)罢瘵:困苦穷乏之民;罢,通“疲”。(3)栉垢爬痒:清除弊政,理顺民心。(4)檀栾胶葛:林木秀美错杂。(5)陵轹:压倒。(6)骫:盘曲。(7)道历物表:思想超越客观事物之外。(8)轩冕:指官位爵禄。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告饥,而庐陵特甚  会:恰逢
B.以罢瘵   字:使……休养生息
C.泠风人   薄:浅薄
D.不能屈之使卑 固:本来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郡大理   对植
B.家猿狖宫鱼龙 小人有所畏
C.枨也欲,得刚 公独有取于松竹
D.盖刚则不夺欲 方公闲簿书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友堂主为李弥逊,二友堂中的“二友”指的是松和竹,为二友堂主撰写这篇记的是他的同郡人胡铨。
B.文章对刚毅不回的气节之士表达了赞赏和推崇之意,但也指出了他们在进取和隐逸之间取舍上的矛盾。
C.文章阐述了无虐、无欲、刚三者与行仁之间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D.作者认为,二友堂主与有风骨精神的松竹为邻是以物寄托志趣,目的在于培养和激励自己的浩然正气。
【小题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宜于林木饱闻而厌观者,岂少此二物哉?
②临大节而不可夺,以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小题5】有人评价本文“善以化用表己之意”,即将他人作品中的语句转化,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以表达自己的意思。请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并解说“己意”。
【小题6】松竹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请综合文中相关信息和下面的补充资料,概述“古人松竹梅崇尚”的表现及原因。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论语·子罕》

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则友云山。余无友,则友古之友松竹,友云山者。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西湖怀古①
[南宋]陈德武
东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丽。临堤台榭,画船楼阁,游人歌吹。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四山晴翠。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可惜天旋时异,藉何人雪当年耻?登临形胜,感伤今古,发挥英气。力士推山②,天吴③移水,作农桑地。借钱塘潮汐,为君洗尽,岳将军泪。
(注)①本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②力士推山:指传说中古时巴蜀五个力士推山的故事。《蜀王本纪》:“天为蜀生五个力士,能徙山。”③天吴:天吴,海神名。《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小题1】以下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第一二两句的写法与柳永《望海潮》开头两句的写法颇为相似,都是从大处落墨,概述西湖或钱塘的非凡气象,接着才作具体描述。
B.上阕第三到第八句,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描写西湖繁华、优美的景致,以美景烘托哀情,为后文抒兴亡之思、郁愤之感作铺垫。
C.下阕的第六到第八句,作者忽发奇想,希望有力士、天吴出来移山填水,把西湖改造成为农桑之地。这种写法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奇情壮志。
D.这首词,由怀古到伤今,由现实到幻想,笔力千钧,慷慨而不哀怨,悲壮而不凄凉。尤其是下阕的超奇想象,让情感表达得含蓄深刻。
【小题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