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共6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2】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李商隠《锦瑟》)
【小题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小题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同上)
【小题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小题6】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___________。(班固《苏武传》)
【小题1】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小题2】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李商隠《锦瑟》)
【小题3】吾师道也,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小题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同上)
【小题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小题6】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___________。(班固《苏武传》)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小题1】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小题2】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题3】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小题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并序》)
【小题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小题6】丰草绿缛而争茂, 。(欧阳修《秋声赋》)
【小题1】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小题2】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小题3】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小题4】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并序》)
【小题5】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小题6】丰草绿缛而争茂, 。(欧阳修《秋声赋》)
阅读以下苏轼词,完成后面问题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小题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月”“疏桐”“漏断”极写了作者 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 。
【小题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 ,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小题1】词的上片开头两句写夜深人静。其中的“缺月”“疏桐”“漏断”极写了作者 的心境。第三句中的“幽人”是指 。
【小题2】下片“拣尽寒枝不肯栖”采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表面上写的是 ,但实际上却写出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金)吴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释:华颠,花白的头发。
【小题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3分)
【小题2】本词“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诗句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诉衷情
(金)吴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释:华颠,花白的头发。
【小题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3分)
【小题2】本词“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和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的诗句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②似月,皓腕凝霜雪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小题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江南好”?(3分)
【小题2】词中“人”、“江南”、“老”、“还乡”诸语反复出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3】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②似月,皓腕凝霜雪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小题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江南好”?(3分)
【小题2】词中“人”、“江南”、“老”、“还乡”诸语反复出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小题3】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满江红
[南宋]刘克庄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②,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指军中作檄。②故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小题1】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有人评说本词下片“曲笔写胸臆”,请结合本词下片内容试作分析。(5分)
满江红
[南宋]刘克庄
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②,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③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①盾鼻:盾中央的纽。磨盾鼻:在盾鼻上磨墨,指军中作檄。②故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③榆塞:代指北方边塞。
【小题1】上阕“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有人评说本词下片“曲笔写胸臆”,请结合本词下片内容试作分析。(5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①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②。酾酒问蟾兔③,肯去伴沧洲④?
注:①姮娥:嫦娥。②黑貂裘:用苏秦典。“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③蟾兔:传说月亮中有蟾兔,常用来借指月亮。④沧洲:水滨,此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小题1】上阕前四句写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小题2】 下阕借月抒情,作者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答:
水调歌头
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①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②。酾酒问蟾兔③,肯去伴沧洲④?
注:①姮娥:嫦娥。②黑貂裘:用苏秦典。“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战国策·秦策》)。③蟾兔:传说月亮中有蟾兔,常用来借指月亮。④沧洲:水滨,此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小题1】上阕前四句写了作者怎样的经历和感受?在整首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小题2】 下阕借月抒情,作者抒发了哪些复杂的情感?(6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①
***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②,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③揽月,可下五洋④捉鳖⑤,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①1927年10月,***率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他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自此与井冈山阔别30多年之久。1965年5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22日,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25日写了这首词。29日下山。②黄洋界:又称望洋界、汪洋界,地势险要,在井冈山西北,是茨坪通往宁冈、永新进入井冈山的通道,是当年红军五大哨口之一。③九天:天的极高处。④五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实为南极洲),这里泛指世界。⑤捉鳖:喻擒拿敌人。
【小题1】词的上阕“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小题2】这首词以“凌云志”为线索,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完美地融合起来。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①
***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②,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③揽月,可下五洋④捉鳖⑤,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注】①1927年10月,***率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1929年1月,他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自此与井冈山阔别30多年之久。1965年5月下旬,作者重上井冈山游览视察。22日,先后到黄洋界和茨坪。在茨坪居住期间,了解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会见了老红军、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和群众。25日写了这首词。29日下山。②黄洋界:又称望洋界、汪洋界,地势险要,在井冈山西北,是茨坪通往宁冈、永新进入井冈山的通道,是当年红军五大哨口之一。③九天:天的极高处。④五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实为南极洲),这里泛指世界。⑤捉鳖:喻擒拿敌人。
【小题1】词的上阕“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小题2】这首词以“凌云志”为线索,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完美地融合起来。试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六幺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①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
【小题1】词的上片,诗人为了凸显“六代兴亡如梦”的物是人非之感,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词的下片提到了“渔翁”的形象,请简要赏析这一形象,并说明诗人写到这一形象的用意。(6分)
六幺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席上作
李纲①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歌沉玉树②,古寺空有疏钟发。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兵戈凌灭。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高楼谁设。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注】①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②玉树,指《玉树后庭花》,为南朝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
【小题1】词的上片,诗人为了凸显“六代兴亡如梦”的物是人非之感,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词的下片提到了“渔翁”的形象,请简要赏析这一形象,并说明诗人写到这一形象的用意。(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声声慢 秋声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三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词名为“秋声”,词中共写了哪几种秋声?在描写秋声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声声慢 秋声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小题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三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这首词名为“秋声”,词中共写了哪几种秋声?在描写秋声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