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①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②,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钮④。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慥:字季常,亦为苏轼好友。②桧:即圆柏。一种常绿乔木,雌雄异株,果实球形,木材桃红色、有香气。③摐摐:形容雨声。④钮:油灯。
【小题1】请结合上阕内容,简要分析王长官的形象特征。(5分)
【小题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加以分析。(6分)
当前题号:1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古诗文默写(5分)
(1)    ,愿乞终养。(李密《陈情表》)
(2) ,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3)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当前题号:2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两句意思一致。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诗经·氓》中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当前题号:3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
(2)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句话与韩愈《师说》中“     ”表达的观点相同,即学生是可以超过老师的。
(3)音乐是中国诗词里的常见内容,苏轼《赤壁赋》中侧面表现客吹洞箫的音乐效果的两句是“     。”
当前题号:4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各句空缺的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上片描写眼前秋景,下片转入对往昔生活和“同学少年”的回忆,“ ”两句起了很好的承接过渡作用。
(2)《左转》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详细的 体史书;《史记》开创的 体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范例。
(3)战国时荆轲在易水边慷慨而歌的“ ”至今仍激荡人心。
当前题号:5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问题。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辛弃疾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小题1】这首词的上下阕的写法跟课文《沁园春·长沙》有什么不同?(5分)
【小题2】这首词中哪些句子直接写出了对官场的厌倦?哪些句子间接地表露了引退的思想?(6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锦瑟》中,李商隐用“ ”两句抒写了抒情主人公之前漫不经心,事后追忆已成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2)苏轼《念怒娇(大江东去)》中“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以廉颇自比,既表明自己抗金决心又抒发忧虑之情的两句是“ ”。
当前题号:7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
(2)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刈麦》
(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当前题号:8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旧有所恃的句子是:  ,    。 
(2)《离骚》一文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是:  ,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凭谁问,  ,    
当前题号:9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点绛唇①陆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个闲人样。
【注】①本词作于作者被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时。②遮回,掩饰。
【小题1】这首词上下两阕所写内容及表达方式有什么明显不同?(4分)
【小题2】有人说“做个闲人样”一句“立改前文之境”,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4分)
当前题号:10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