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8分,每空1分)
(1)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2)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4) ,柳暗花明又一村。
(5) ,西北望,射天狼。
(6) , ,照无眠。不应有恨, ?
(1)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2)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4) ,柳暗花明又一村。
(5) ,西北望,射天狼。
(6) , ,照无眠。不应有恨, ?
阅读下列这首古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凤栖梧
[金]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注】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投靠刘表却不被重用,流寓襄阳十余年,后登麦城城楼,写下这篇名作。
【小题1】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本词结句历来为人称道,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凤栖梧
[金]王庭筠
衰柳疏疏苔满地。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南去北来人老矣。短亭依旧残阳里。
紫蟹黄柑真解事。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粲登临【注】寥落际。雁飞不断天连水。
[注]指王粲的《登楼赋》,王粲投靠刘表却不被重用,流寓襄阳十余年,后登麦城城楼,写下这篇名作。
【小题1】本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本词结句历来为人称道,妙在何处?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5分)
(1)怅寥廓, , 。 (《沁园春·长沙》)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 (《沁园春·长沙》)
(3)故木受绳则直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劝学》)
(4)锲而舍之, ; ,金石可镂。 (《劝学》)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师说》
(1)怅寥廓, , 。 (《沁园春·长沙》)
(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 。 (《沁园春·长沙》)
(3)故木受绳则直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 (《劝学》)
(4)锲而舍之, ; ,金石可镂。 (《劝学》)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师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概括上阕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2分)
(2)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4分)
(3)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春愁”的?(4分)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概括上阕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2分)
(2)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4分)
(3)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春愁”的?(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扶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元丰中张舜民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他当时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于元丰五年冬十月,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谪监郴州茶盐酒税,南行途径湖南岳阳,赋《卖花声》二首,本词是其中之一。
【小题1】词的一、二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何作用,结合内容分析。
【小题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哪些情感?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阐述。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扶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元丰中张舜民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他当时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于元丰五年冬十月,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谪监郴州茶盐酒税,南行途径湖南岳阳,赋《卖花声》二首,本词是其中之一。
【小题1】词的一、二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有何作用,结合内容分析。
【小题2】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哪些情感?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阐述。
名篇名句默写(8分)
(1)师者, 。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
(5) ,夕揽洲之宿莽。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1)师者, 。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
(4)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
(5) ,夕揽洲之宿莽。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共8分)
(1)重湖叠巘清嘉, , 。(柳永《望海潮》)
(2)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3)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5)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8)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重湖叠巘清嘉, , 。(柳永《望海潮》)
(2)执手相看泪眼, (柳永《雨霖铃》)
(3)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5)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想当年,金戈铁马,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8)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楼远望时,引出了21岁时的一段回忆,道是:四十三年, , 。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解释之所以躲避廉颇真正的原因是: , 。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楼远望时,引出了21岁时的一段回忆,道是:四十三年, , 。
(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 ”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3)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解释之所以躲避廉颇真正的原因是: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小题1】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 “凉”的原因。(6分)
浪淘沙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释:①邓剡:南宋词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后,被俘北上,此词是途经建康(今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
【小题1】本词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具体分析。(5分)
【小题2】结合全词的内容,谈谈作者“枕簟凉生” “凉”的原因。(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深秋季节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情景的诗句“ , ”。
(2)杜牧在《阿房官赋》中描写宫女对镜梳洗的两句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忆当年刘裕领军北伐、收复失地时的威猛的气势的两句是“ ,_ ___ ”。
(1)曹操在《观沧海》中描写深秋季节大海波翻浪涌的壮阔情景的诗句“ , ”。
(2)杜牧在《阿房官赋》中描写宫女对镜梳洗的两句是“ , 。”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追忆当年刘裕领军北伐、收复失地时的威猛的气势的两句是“ ,_ 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