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劝学》)
(2) ,善假于物也。   (《劝学》)
(3)    ,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4)余嘉其能行古道,    。  (韩愈《师说》)
(5)实迷途其未远,     。   (陶潜《归去来兮辞》)
(6)倚南窗以寄傲, 。 (陶潜《归去来兮辞》)
(7) ,不绝如缕。    (苏轼《赤壁赋》)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苏轼《赤壁赋》)
(9)《琵琶行》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琵琶女“         ”,写出了琵琶女复杂的矛盾心态,表现了人物特有的美感为下文埋下伏笔。
当前题号:1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长 相 思•雨
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1)全词不着“雨”字,却是通篇写雨,请分析词人如何写雨。(5分)
(2)请分析“空阶滴到明” “空”字的妙处。(5分)
当前题号:2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 ________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蜀道难》)
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2)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_____________,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3) _____________,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4) 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
当前题号:3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小题1】简要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4分)
【小题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当前题号:4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岳阳楼记》文中点明洞庭湖四通八达的句子:  
(2)《阿房宫赋》 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
当前题号:5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完成题目。
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注:①雨脚:雨线。
【小题1】请赏析颔联“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5分)
【小题2】诗中写到“谁似田家知此乐”,结合全诗看所乐的内容是什么?请具体回答。(6分)
当前题号:6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6分)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任四会县(今属广东)县令。
②蕲:求。古语有“三折肱,知为良医”的说法,此处的典故说明黄几复具有杰出的政治才干。
【小题1】请结合诗歌的后四句,简要概括黄几复的形象特点。(3分)
 
【小题2】请赏析“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主要表现手法。(3分)
 
当前题号:7 | 题型:诗歌鉴赏 | 难度:0.99
名句默写。(20分)
1.忍把浮名,        !
2.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他的词既描摹出少年“爱上 层楼,爱上层楼,    ”的细腻情
怀,又书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 ”的隽永哲思。
3.用典是诗词创作的手法之一,宋代词人姜夔在《扬州慢》中,多处化用杜牧的诗句,以昔日扬州城的
繁荣兴盛景象对比现时扬州城的凋残破败惨状,写出了战争带给了扬州城万劫不复的灾难。“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        。”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了刘义隆“元嘉草草,     ”的典故,援用古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
4.《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以诗来审视诗
人的情致,既可以是《春夜喜雨》中的济世意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还可以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不懈追求与旷达超脱:“ ,谁怕? 。”历史上许多贤人志士的情操与怀抱,就在代代相传的文字吟咏之中,不断影响着每一位阅读者的内心世界。
当前题号:8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6分)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论语·学而》)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当前题号:9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6分)
(1)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2)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多情自古伤离别,    。(柳永《雨霖铃》)
(4)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司马迁《荆轲刺秦王》)
(6)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7)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8)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当前题号:10 | 题型:句子默写 | 难度: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