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南歌子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①,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 ①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描写了哪些事情?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6分)
南歌子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①,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 ①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描写了哪些事情?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有关“梅”的两首词(5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
驿外断桥边, 风雨送春归,
寂寞开无主。 飞雪迎春到,
已是黄昏独自愁, 已是悬崖百丈冰,
更著风和雨。 犹有花枝俏。
无意苦争春, 俏也不争春,
一任群芳妒。 只把春来报。
零落成泥碾作尘, 待到山花烂漫时,
只有香如故。 她在丛中笑。
【小题1】从题目《咏梅》可以看出这两首词都是 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都是____ _ (2分)
【小题2】***说他的咏梅词是“读陆游咏梅诗,反其意而用之。”请简析“反其意”指哪些方面?(3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
驿外断桥边, 风雨送春归,
寂寞开无主。 飞雪迎春到,
已是黄昏独自愁, 已是悬崖百丈冰,
更著风和雨。 犹有花枝俏。
无意苦争春, 俏也不争春,
一任群芳妒。 只把春来报。
零落成泥碾作尘, 待到山花烂漫时,
只有香如故。 她在丛中笑。
【小题1】从题目《咏梅》可以看出这两首词都是 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都是____ _ (2分)
【小题2】***说他的咏梅词是“读陆游咏梅诗,反其意而用之。”请简析“反其意”指哪些方面?(3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沁园春·长沙》)
(2)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
和珍君》)
(3)项伯亦拔剑起舞, ,庄不得击。(《鸿门宴》)
(4)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5)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6)樊哙曰:“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沁园春·长沙》)
(2)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
和珍君》)
(3)项伯亦拔剑起舞, ,庄不得击。(《鸿门宴》)
(4)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5)许君焦、瑕, ,君之所知也。(《烛之武退秦师》)
(6)樊哙曰:“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小题1】请结合“杨柳”“飞絮”两个意象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3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纵使。
【小题1】请结合“杨柳”“飞絮”两个意象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情感。(4分)
【小题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3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闻鹊喜·吴山观涛①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②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③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注]①吴山:在今天的杭州,是观看钱塘大潮的胜地。“观涛”即观潮。②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③杼:织布机的梭子。
(1)词的上阕是怎样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请简要分析。(3分)
(2)“隔江闻夜笛”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3分)
闻鹊喜·吴山观涛①周密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鳌②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③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注]①吴山:在今天的杭州,是观看钱塘大潮的胜地。“观涛”即观潮。②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③杼:织布机的梭子。
(1)词的上阕是怎样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请简要分析。(3分)
(2)“隔江闻夜笛”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简要赏析。(3分)
默写(6分,每个空格1分)
16.(1)书生意气, 。
(2)满载一船星辉, 。
(3)但我不能放歌, 。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6)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6.(1)书生意气, 。
(2)满载一船星辉, 。
(3)但我不能放歌, 。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
(6)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蓦山溪 刘子翚①
寄宝学
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平台戏马②,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
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③?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注]①刘子翚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②“平台戏马”用项羽典故。当年项羽曾在“戏马台”指挥操演兵马。后来,刘裕也于重九在此大会宾客。③“赋归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
【小题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4分)
【小题2】作为一首重九寄人之作,作者眼中的重九景物一反常人眼中的美景,全都改变了颜色。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特点。(4分)
蓦山溪 刘子翚①
寄宝学
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平台戏马②,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
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③?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注]①刘子翚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②“平台戏马”用项羽典故。当年项羽曾在“戏马台”指挥操演兵马。后来,刘裕也于重九在此大会宾客。③“赋归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
【小题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4分)
【小题2】作为一首重九寄人之作,作者眼中的重九景物一反常人眼中的美景,全都改变了颜色。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特点。(4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乙:(1)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 (辛弃疾《水龙吟》)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甲: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乙:(1)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 (辛弃疾《水龙吟》)
(3)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名句填空(8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3) ,形影相吊。 (4) ,又岂在朝朝暮暮。
(5) ,洞庭波兮木叶下。 (6)心非木石岂无感, 。
(7) ,铁马秋风大散关。 (8)出师未捷身先死, 。
(1) ,知来者之可追。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3) ,形影相吊。 (4) ,又岂在朝朝暮暮。
(5) ,洞庭波兮木叶下。 (6)心非木石岂无感, 。
(7) ,铁马秋风大散关。 (8)出师未捷身先死, 。
名句默写与诗歌鉴赏。(共20分)
(一)名句默写(10分)
(1)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
(2)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__。
(4)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_______________。
(5)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
(6)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
(一)名句默写(10分)
(1)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
(2)曾记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__。
(4)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_______________。
(5)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
(6)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为慷慨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