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有关“梅”的两首词(5分)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
驿外断桥边, 风雨送春归,
寂寞开无主。 飞雪迎春到,
已是黄昏独自愁,   已是悬崖百丈冰,
更著风和雨。 犹有花枝俏。
无意苦争春, 俏也不争春,
一任群芳妒。 只把春来报。
零落成泥碾作尘,   待到山花烂漫时,
只有香如故。 她在丛中笑。
【小题1】从题目《咏梅》可以看出这两首词都是 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都是____   _ (2分)
【小题2】***说他的咏梅词是“读陆游咏梅诗,反其意而用之。”请简析“反其意”指哪些方面?(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1-19 04:46: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的题。(8分)
采桑子·重阳
***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本词作于一九二九年十月。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他的意见不被多数同志所接受,也未能当选为前委委员,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离开了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后,***先后到上杭等地指导地方工作。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当时的心情在这首词里也有所反映。
(1)对上面这首词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生易老天难老——人生因有情人易老,天因无情天难老,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无限惆怅。
B.岁岁重阳——自然界从不会因为人事变化而改变它的运行规律,年年重阳节都会如期而至。
C.战地黄花分外香——经历过战火洗礼的野花都比以往更芬芳。可见红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诗人。
D.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风比春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后一句更表现出诗人乐观、开阔的情怀。
(2)根据“寥廓江天万里霜”的意境,从《沁园春·长沙》中找出能表现此句意境的句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片上句刚说“不似春光”,下句又马上说“胜似春光”,是不是自相矛盾?请说明理由。(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①,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②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改火:古代钻木取火,四季换用不同木材,称为“改火”,这里指年度的更替。
②翠眉:古代妇女的一种眉饰,也专指女子的眉毛。
【小题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片写岁月如流,与友人己别三年。别后各自奔走天涯,如今久别重逢,二人情 谊弥坚,竟觉境因情易,虽然相逢在秋季,却感觉犹如和煦之春日。
B.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表达了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 细腻,婉转回互,动人心弦。
C.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友人修炼到 了心如枯井、不起波澜的境界,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D.“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凄清幽冷的氛围,奠定全词缠绵感伤、 哀怨愁苦的基调,烘托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E. 苏轼一生积极入世,但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 乐”,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旷达、洒脱情怀。
【小题2】有人评价《临江仙•送钱穆父》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请结合诗句“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谈谈你对该评价的理解。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