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
南歌子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①,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 ①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词的下阕描写了哪些事情?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5-01-15 04:30:3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6分)
(1)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有志矣,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不思其反。(《诗经·氓》)
(4)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
(5)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6)二十四桥仍在,
。(姜夔《扬州慢》)
同类题2
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以“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壮丽的景物和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的关心。
B.《念奴娇·赤壁怀古》通篇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全词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C.《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京,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
D.《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姜夔的代表作,其清雅空灵的词风,不但表现在“清”“寒”“空”“冷”等用词上,而且还表现在造境上,如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用“桥边红药”表现“寂寞开无主”的荒凉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②夜娖③银胡簶④,汉箭朝飞金仆姑⑤。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释:①锦襜:锦衣战服。②燕兵:金兵。也指金国占领区暂时归附的签军。③娖:整理的意思。④胡簶:装箭的箭袋。⑤金仆姑:古代山东鲁国的箭名,见于《左传》。
(1)陆游《小园》诗曰:“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辛词中也有类似的句子,请找出来加以赏析。
(2)试鉴赏本词所运用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
少年游 早行
林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赏析:雨后的霞光弥散在拂晓的天空上,月亮依然亮着。稀疏的树木枝头孤零零的挂着几点残星。人林小径罕见人影,翠绿的藤萝深处,只有两三声鸟鸣。早晨的霜气重重地袭来,即使穿着驼裘大衣都感到冷意,但是我的心情却轻快得和马蹄一样。十里青山,一溪流水,仿佛都和我产生共鸣一样,显得那么赏心悦目、生动多情。
【小题1】词的题目为“早行”,词人在上阕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词人写“啼鸟两三声”,使用了什么手法?(5分)
【小题2】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6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赵令畤
春风依旧,着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
①
青
门,今宵雨魄云魂
②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
注释①紫陌:京城的道路,代指京城。②雨魄云魂:化用楚襄王梦神女事,此处表示伊人已逝,只能于梦中寻见。
(1)“搓得鹅儿黄欲就”中“搓”将柳树变化描写得生动有趣,请简要赏析
。(2分)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分析其效果。(4分)
(
3)首句“春风依旧”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分析。(4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