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项中信息对应关系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纪昀等人——经、史、子、集一一《孟子》被收录在“集”部
B.科举考试——隋朝——殿试、院试、会试、乡试——范进参加的是会试,中了举人
C.《红楼梦》——曹雪芹——贾、王、史、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自刘姥姥之口
D.《巴黎圣母院》一一雨果一一桑丘、爱斯梅拉达——体现了“美丑对照”的原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7-14 09:50: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琵琶行》中“行”属“歌行体”古诗的标志,从本诗看,这种诗体的主要特点是哪一项( )
①篇幅较长 ②篇幅较短 ③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 ④句式长短偏差,富于变化 ⑤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⑥讲究对仗、声调和韵律
A.①③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同类题2
下列各句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与弟子们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论”读lún,选择、摘录之意。《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衍生出自己的“仁政”观。孟子善于运用举例说理的方法,如《寡人之于国也》所用的“五十步笑百步”、“非我也,兵也”等例子,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使说理生动而深刻
C.剧本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展开矛盾、发展剧情的。它要求人物的独白和对话,不仅显示出人物的年龄、职业、地位等,还要准确生动的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就是我们所说的戏剧语言的个性化。
D.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现代剧作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同类题3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束发戴冠常用“簪”来固定帽子;“笏”是大臣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簪笏”常代指官员或官职。
B.古人把每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用“望”“朔”“晦”分别表示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和月末最后一天。
C.古代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的官员称为“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属“士”这一级。
D.尚飨,亦作“尚享”,希望死者的灵魂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尚,表示希望;飨,鬼神享用祭品。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难》是乐府古题,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
B.“四书”是明代的朱熹抽取《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编在一起共称的,成为后世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取材依据。
C.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不得不买舟东下,在夔州滞留两年写下大量作品,《秋兴八首》、《咏怀古迹》和《登高》都是夔州之作。夔州之作体现了“杜陵有句皆忧国”的特点。
D.贾谊,西汉洛阳人,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论积贮疏》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状的坚决态度。
同类题5
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熟悉的《鸿门宴》《项羽之死》都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迁的《史记》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
B.古诗文中包含着丰富的城镇文化。其中,“锦城虽云”中“锦城”指成都,“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中“长安”指北宋都城汴京。
C.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其中《论语》和《道德经》都收录在“经”部中。
D.中国诗歌历史悠久,下列诗句按产生年代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于嗟鸠兮” “长 太息以掩涕兮"“风风萧萧兮易水寒”“力拔山兮气盖世”“云青青兮欲雨””望美人兮天一方”。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科举制度
目录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