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言文字运用
- 单句的成分
- 复句的类型
- 句子的句式
- 修辞方法
- 选用句式
- + 标点符号
- 句号(。)
- 逗号(,)
- 顿号(、)
- 冒号(:)
- 问号(?)
- 感叹号(!)
- 引号(“”)
- 括号(())
- 破折号(——)
- 省略号(……)
- 书名号(《》)
- 间隔号(·)
- 文章作者
- 语言知识
- 阅读与鉴赏
- 写作
莱布尼茨的《中国近事》一书相当全面地阐述了他对中国的态度。在他看来,中国与欧洲正好代表了世界的两极。(甲)两地相较,可以说各有长短,无分轩轾,欧洲人长于思考,而中国人善于观察。如果说我们在手工艺技能上与之相比不分上下。而在思辨科学方面略胜一筹的话。那么在实践哲学方面,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乙)他认为,“人类最大的恶源自人类本身”,以至“人与人相互为狼”,这是最大的愚蠢。谁来匡正它呢?他认为唯有中国!(丙)他认为中国人尊敬长辈和老人;中国的等级观念不像欧洲那么森严,比如农民与仆人之间平等相待,完全可以与欧洲贵族的所有社交礼仪相媲美。“而达官显贵之间的交谈也温文尔雅,从不侮辱对方,即使有愤怒之情,也不诉诸于辞色,这欧洲大不一样。”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形见绌 |
B.以至 |
C.温文尔雅 |
D.诉诸 |
A.甲 |
B.乙 |
C.丙 |
(甲)《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以白话释义和举例为特点的普及性小型汉语工具书,至今已连续出版了11个版本,总计销量约6亿册,2016年又创下“最受欢迎的字典”“最畅销的书”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当代中国获得世界声誉的著名工具书。60年来,《新华字典》已经成为伴随每一代国人成长的常备权威工具书,为昌明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乙)同样,《新华字典》也是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具有文化标准价值的工具书,曾在诸多外事活动中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是当之无愧的“国典”。《新华字典》的编纂者和出版者也始终将“国典”的编纂修订视作自己的文化责任,投入大量心血薪继火传,将《新华字典》打造成了零差错率的高品质辞书,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知识规范的重要作用。“目前,全球学汉语的人数是相当多的,不少外国人将汉语视作外语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丙)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强调,从这个角度讲,《新华字典》的使用频率、数量也就必然会随之上升了,“《新华字典》获得这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影响力的提升。”
【小题1】文段中加点的词或短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经 | B.同样 | C.被作为 | D.薪继火传 |
A.甲 | B.乙 | C.丙 |
A.“装玻璃的就希望刮大风?话也不能这么说。”他顿了顿道,“赚钱有道,最重要的是自己心里踏实。” |
B.我们认为:不犯错误的人只有两种:一种是已经去世的人,一种是还没有出生的人。 |
C.蝉的幼虫出现于地面后,就要寻找一个合适的去处——一棵小树,一片草叶,或者一根灌木枝,以便它脱掉身上的皮。 |
D.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贪婪、不是恐惧、也不是激烈竞争所引燃的旺盛的战斗能量。商业世界中最强大的力量仍然是爱。 |
A.这一方是包孕着不尽梦幻的“无”,而那一方却是受到限制的、不充分的“有”,哪怕它是何等的精美绝伦。 |
B.文艺境界的广大,和人生同其广大。它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 |
C.晋人王荟说得好:“酒正引人著胜地”。这使人人自远的酒正能引人著胜地。 |
D.著名作家、学者王蒙做客《人民日报》的《文化讲坛》专栏,并就“我们的时代,我们的阅读”进行了主题演讲。 |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地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愁肠百结;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甲)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稍,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乙)辽阔的空间,悠邀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丙)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熔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
【小题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魂牵梦萦 | B.忐忑不安 | C.偶尔 | D.熔化 |
A.甲 | B.乙 | C.丙 |
A.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了。 |
B.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怎么怪法?现在也忘却了)。 |
C.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
D.可是,能够真正属于历史而不朽者,复有几何? |
A.但正是这8000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
B.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飞。 |
C.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
D.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 |
A.他们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经济法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王家福、副研究员余鑫如两位同志担任合作总社的法律顾问。 |
B.这篇文章逐层阐述了三个观点:度量大的好处,有德、有识者度量才大,靠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基础上的。 |
C.他躺在船梢,一面掌舵,一面留意着天边红光的出现。他想,我还有半条鱼。也许我有运气把前面半条鱼带回去。我应该有点儿运气的。“可是没有呀,”他说。“你走得太远,把运气给败坏啦。” |
D.这几种假说,哪一种更有道理?动物的游戏,究竟是为了“演习”,为了“自娱”,为了“学习”,还是为了“锻炼”?研究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 |
A.余秋雨在他的散文《杭州的宣言》中写道:“宣言的内容,很复杂,又很简单:关于美丽,关于自然,关于生态,关于人间。” |
B.2010年8月9日10时,中断3年的广播体操乐曲在北京电台体育广播中响起,以后北京市民每天上午10时和下午3时都可以听着广播“伸胳膊伸腿”了。 |
C.“中能电源”于11月29日复牌后,股价从6天前的50.48元,一路飙升到昨天的87.67元!这种状况要延续到何时?这里面难道没有什么问题? |
D.郑天玮(她在《日出》中饰演的陈白露被誉为经典)不仅戏演得好,还成为北京人艺的专业编剧,由她创作的《古玩》曾连演了100多场。 |
A.一位护士读了《白鹿原》后在给陈忠实的信中说:“我想, 写这本书的人不累死也得吐血……不知你是否还活着?还能看到我的信吗?” |
B.“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佳句,“木叶”这一鲜明的形象就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突出地成为他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
C.畅销海外的名贵药材:三七、天麻、红花、雪莲等,已被抢购一空。 |
D.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沟”)——即是“中外之界”。 |